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恻恻吟·其八十一》
《恻恻吟·其八十一》全文
明 / 彭日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新诗遥寄枕前开,垂死呼灯咏几回。

刚为断肠教下咽,此心争道肯成灰。

(0)
鉴赏

这首诗《恻恻吟(其八十一)》由明代诗人彭日贞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语言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痛与坚韧。

首句“新诗遥寄枕前开”,仿佛在说,诗人创作的新诗如同一封深情的信件,跨越时空,静静地展现在枕边,等待着被阅读。这既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也暗示了诗人与读者之间超越现实的距离,或许是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或是对某种理想境界的向往。

次句“垂死呼灯咏几回”,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在生命即将消逝之际,诗人呼唤灯光,反复吟诵自己的作品。这一行为充满了对诗歌的挚爱,以及对生命最后时刻的珍惜。它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也体现了面对死亡时的平静与超脱。

接下来的“刚为断肠教下咽”,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极度痛苦中,诗人努力地让自己的情感得以释放,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愿让悲伤成为无法言说的秘密。这里的“断肠”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是心灵深处的哀伤与挣扎。

最后一句“此心争道肯成灰”,表达了诗人对真理与正义的坚守。即便是在生命的尽头,诗人的心灵也不会屈服于绝望,而是选择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最终化为尘埃,这份坚持也不会消逝。这句话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即无论遭遇何种困境,内心的火焰都不应熄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信仰应当永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死、痛苦与绝望时的复杂情感和坚定意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彭日贞
朝代:明

彭日贞(一六〇二—?),字孟阳,号稳心道人。番禺人。明末诸生。常周济张乔母女,乔卒,为营造百花冢以葬,并编其遗著为《莲香集》。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戏作

转眼光阴境易迁,敢云心绪似当年。

而今已作泥沾絮,不学神仙只学禅。

(0)

同黄雨生水部泛舟西湖

鼓棹溯中流,骋目穷千里。

夏日何炎炎,湖心平似砥;

四面围山光,双塔东西峙。

对此息尘襟,坐看白云起。

嗟彼岳王坟,千载栖霞址;

胡为铸铁者,累累墓前跪!

乃知判忠奸,惟在身后耳。

寄语行路人,猛省当如此。

(0)

贺魁峰曹先生七十七寿诞诗

九月秋高天气清,云烟飞尽天宇澄。

谁家寿筵开广庭?丈人独得金天精。

显受天箓葆长生,试问丈人何为者?

魁翁坦坦心地平。试问何以为长生?

通格三极维性灵。

始知天地在平格,天地得之乃清宁。

圣王得之当永贞,丈人富寿多男子。

燕山五桂皆贤名,震器致身衣豸绣。

青衿蓝绶膝边盈,五郎前进五福觥。

一家起止为休徵,待将人瑞瑞皇明。

(0)

潘黄门海珠诗次韵

孤根分穗石,树影带城堤。

泛泛星槎外,荒荒日驭西。

两崖烟火断,一啸海云迷。

便欲依僧寺,终同一鹤栖。

(0)

戊戌八月四日甘泉子再登牛首山,同游者:洪生梓、郑生经哲、张生文海、洪

驱车曷宵征,感兹秉烛游。

不见牛山春,登高爱清秋。

秋高爽气发,雨后炎嚣收。

鸡鸣群息动,时去众芳休。

达人究终始,故与天同流。

(0)

赠宁波郑太守威

翩翩贤使君,五马仍朱轮。

试问何所之,甬东东海滨。

名郡是宁波,波宁时亦和。

圣人坐明堂,民物无札瘥。

君莫问我言,郡有四明山。

四明如我心,四聪斯豁然。

学山以为明,学海以为平。

平政明照物,颍川凤凰鸣。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