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妇行》
《野妇行》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古风

新安野妇双鬓垂,红膏涂靥深画眉。

青襜两幅不掩骭,赤脚一双深染泥。

饷耕如宾有翁媪,头戴银冠相媚好。

银冠犹是嫁时妆,马上不知人绝倒。

长年相见无别离,竟死不识愁眉啼。

红颜暗逐春光老,暮栉常随落日低。

秋娘一尺春风髻,下蔡阳城尽风靡。

倾城可爱亦可怜,野妇谁知有西子。

(0)
鉴赏

这首《野妇行》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描绘了一位生活在新安地区的农村妇女形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野妇的外貌特征、生活状态以及她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首先,诗中描述了野妇的外貌:“新安野妇双鬓垂,红膏涂靥深画眉。”她有着垂下的双鬓,脸上涂抹着红色的脂粉,加深了她的眉毛。这种装扮虽然简单,却也透露出她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态度。

接着,诗中描绘了野妇的衣着:“青襜两幅不掩骭,赤脚一双深染泥。”她穿着两幅青色的短裙,无法完全遮盖住大腿的部分,脚上穿着一双赤色的鞋子,鞋底因长时间在泥土中行走而变得深染泥色。这样的装束反映了她作为农妇的身份,以及在田间劳作的艰辛。

然后,诗中提到了野妇的家庭生活:“饷耕如宾有翁媪,头戴银冠相媚好。”她与年迈的父母一起生活,共同参与田间的劳作。他们相互照顾,关系和谐,头戴银冠象征着他们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尊重。

接着,诗中强调了时间的流逝:“银冠犹是嫁时妆,马上不知人绝倒。”银冠虽是嫁时的装饰,但岁月流转,它见证了野妇从少女到老年的变化。尽管经历了许多,但她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野妇的赞美:“红颜暗逐春光老,暮栉常随落日低。秋娘一尺春风髻,下蔡阳城尽风靡。倾城可爱亦可怜,野妇谁知有西子。”尽管岁月无情,她的美丽逐渐消逝,但她在生活中展现出的坚韧和善良,如同古代美女西施一样,令人既感到可爱又感到怜悯。野妇的形象超越了表面的美丑,展现了更深层次的人性光辉。

综上所述,《野妇行》通过对一位农村妇女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内在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普通劳动者生活状态的关注与敬意。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梅花·其三

雪压横枝卧浅波,三花五蕊不须多。

平生为尔添诗兴,今日无诗奈尔何。

(0)

卖花翁

不论袍紫与鞓红,一朵千金费化工。

人共醉花花亦醉,莫教山圃不春风。

(0)

频醉

红尘谪堕侍晨仙,屈指明年六十年。

身后不营埋骨地,春来频醉赏花天。

屡闻汉相诛东市,深羡周农服下田。

烜赫岂如常寂静,山中幸有酒如泉。

(0)

春半久雨走笔五首·其三

才喜晴明又雨阴,寻春未了早春深。

牡丹芍药□□□,寒食清明上冢心。

诗癖已应吟万首,酒狂何止费千金。

□□百岁三分过,屡死焉知活到今。

(0)

甲申元日

春光几度九十日,人寿都卢一百年。

老圃地宽花富贵,醉乡天阔酒神仙。

谁能晚节消閒福,时喜新诗得警联。

晓色欲红拜元造,炉熏一炷鹊声前。

(0)

大衍易吟四十首·其三十九

全卦定凶吉,逐爻殊否臧。

顷刻有变易,纵横无典常。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