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根分穗石,树影带城堤。
泛泛星槎外,荒荒日驭西。
两崖烟火断,一啸海云迷。
便欲依僧寺,终同一鹤栖。
孤根分穗石,树影带城堤。
泛泛星槎外,荒荒日驭西。
两崖烟火断,一啸海云迷。
便欲依僧寺,终同一鹤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寂而深远的海边景象。"孤根分穗石"写出了海珠(可能是一种植物)在岩石缝隙中顽强生长的坚韧,"树影带城堤"则展现出城池与自然环境的交融,暗示着诗人对人世与自然边界的思考。"泛泛星槎外"借星槎(古代想象中的星际舟船)表达了诗人对未知宇宙的遐想,"荒荒日驭西"则寓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两崖烟火断"描绘了两岸烟火稀疏,可能象征着人间的孤独与寂静,"一啸海云迷"则通过海啸的啸声和弥漫的云雾,渲染出一种迷茫和壮阔的氛围。最后两句,诗人流露出想要遁入佛门,与世隔绝,像孤鹤一样栖息的愿望,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纷扰的向往。
整体来看,湛若水的这首诗以景抒怀,寓哲理于自然之中,体现了明代士大夫的隐逸情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问宅无成复问津,青衫长是照青蘋。
生涯异日知何地,性命如今正属人。
蝼蚁命轻难报国,虫鱼买绝拙谋身。
五年湖海成何事,只得冠缨不染尘。
养生无欠亦无馀,种竹圈篱草结庐。
凿地觅甘分乳脉,锄田得实饱新蔬。
壁间数本空王像,架上都无养性书。
我自病来能晚食,从今缓步当安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