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范子济双头芍药二首·其一》
《题范子济双头芍药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春风随律入花房,三月淮南春昼长。

闻道传呼催近侍,双垂罗袖引花王。

(0)
翻译
春风随着节令吹进花丛中,淮南三月的白天特别长。
听说有命令召唤近臣,侍女们双手垂下罗袖引领花魁。
注释
春风:温暖的春风。
律:季节的规律。
花房:花丛或花园。
淮南:古代地区名,这里指春天的淮南地区。
春昼长:春天白天较长。
闻道:听说。
传呼:传达命令的声音。
催近侍:催促近身侍从。
双垂罗袖:双手自然下垂的轻纱衣袖。
引:引领。
花王:花中的皇后或代表。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通过对春风、花房和春昼的描绘,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其中“春风随律入花房”一句,不仅传达出春风轻柔地吹拂花丛,还隐含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感受和珍惜。"三月淮南春昼长"则是对春日长久的写照,"三月"指的是农历三月,即春天的一个阶段,而“淮南”通常指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区,这里用来增添意境。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特有的悠长和宁静。

"闻道传呼催近侍,双垂罗袖引花王"这两句则是对某种仪式或活动的描写。“闻道”意味着听说了什么事情,“传呼”则表示命令或消息的传达,而“催近侍”则可能是在描述一种急促的情景。紧接着的“双垂罗袖引花王”,"双垂"形容袖子下垂,"罗袖"指的是用罗纱制成的袖子,这里暗示了一种华贵和雅致的场合,而"引花王"则可能是在描写某个尊贵的人物与花有关的行为。整体来看,这两句通过对服饰和动作的细节刻画,传递出一种隆重而又优美的氛围。

这首诗通过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物活动的描述,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仪式庄重的场面,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繁华与静谧相结合的意境。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感事四首·其三

野火无光佛火红,高斋不语四山空。

门非剥啄时闻响,黄耳原来解吐风。

(0)

坐雨得月

秋风江上城,残月雨中明。

愧我青尊尽,教人白发生。

湿灯摇草露,凉叶动虫声。

共作天涯客,登楼正有情。

(0)

送杨髯龙之楚二首·其二

细雨阴阴暗郡城,东风吹急暮潮生。

别非垂老偏多泪,归已无家复送行。

一路峡猿哀旅梦,几船渔火照离情。

武陵烟水容人住,为买湖田待耦耕。

(0)

题梁元珍修远居

远游非不好,归计在渔樵。

家住清溪曲,门临白板桥。

兰舟弄秋水,竹屋听春潮。

自有烟波趣,毋烦猿鹤招。

(0)

斐园席上咏物限韵二首·其二古松雪砚

山骨何年刘,玄云片片黏。

相传赵氏璧,曾给汉官缣。

水注兔朝饮,池寒龙夜潜。

侍郎频捧出,遥映玉纤纤。

(0)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其十一

何用语呢喃,谗夫枉自谗。

宜人有丘壑,毋恙是归帆。

治地延修竹,为庵倚翠岩。

龙阿知我者,不必咏长镵。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