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师何日凿新泉,浇涤尘埃是胜缘。
恐为师无均济力,长招官索欠租钱。
全师何日凿新泉,浇涤尘埃是胜缘。
恐为师无均济力,长招官索欠租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催老泉凿井》。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生活困顿和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全师何日凿新泉,浇涤尘埃是胜缘。”这里的“全师”可能指的是村里的长者或技艺高超之人。诗人呼吁这位师傅在什么时候能够开凿新的井泉,以便于解决生活用水的问题,同时也带有一种清洁心灵、净化尘世的意味。
“恐为师无均济力,长招官索欠租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担忧。诗人担心那位技艺高超的师傅可能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平衡各种困难,而是被迫不断地向官府借钱以应付生活所需,尤其是欠下的租金。
整首诗通过对凿井这一日常生活事件的描写,反映了农村社会的艰辛和个人的无力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更好生活状态的向往。
衡山道士熊豹姿,夜过刘生逢说诗。
止于座隅初莫识,口不能言心自知。
坐中清逸校书郎,新有诗声谁过之。
岂知老子殊不浅,可但逐鬼囚蛟螭。
须臾指鼎出佳句,脱略凡韵生新奇。
二生得句不敢吐,鸣声强作秋虫悲。
愯如窘兔避鹰隼,懔如败将收旌旗。
借问舐笔摹者谁,定是盘礴真画师。
退之斯文有妙处,丹青写尽初无遗。
弥明学道如不死,应在衡山深处栖。
端能过我挑诗敌,与君周旋吾敢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