幪以衣冠类孙叔,被之蓑笠即玄真。
未知这汉为谁子,如客他乡喜故人。
皓白相看双鬓秃,丹青偏写两眉颦。
吾闻四大皆虚假,曾向聃书悟谷神。
幪以衣冠类孙叔,被之蓑笠即玄真。
未知这汉为谁子,如客他乡喜故人。
皓白相看双鬓秃,丹青偏写两眉颦。
吾闻四大皆虚假,曾向聃书悟谷神。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从内容来看,诗人借镜中自画像,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达观自然的哲学思考。
“幪以衣冠类孙叔,被之蓑笠即玄真。”这里的“孙叔”指的是历史上有名的隐者孙叔敖,而“蓑笠”则象征着隐逸生活。诗人通过这两者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世界和精神追求之间的选择。
“未知这汉为谁子,如客他乡喜故人。”此句中,“这汉”指的是镜中的自己,而“谁子”则是在询问自己的身份。诗人通过这种自我提问,表达了对自身根源的探索,以及在异乡能够遇见知己的喜悦。
“皓白相看双鬓秃,丹青偏写两眉颦。”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镜中所见的自己形象,“双鬓秃”和“两眉颦”都表现出岁月给予的刻痕,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最后,“吾闻四大皆虚假,曾向聃书悟谷神。”这里的“四大”指的是宇宙万物,而“虚假”则表达了一种对世间万象都带有幻觉的看法。诗人通过“聃书”和“谷神”的提及,展示了自己对于道家哲学的理解和悟透。
整首诗通过镜中自画像和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出一位文人的深邃情感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盛宴倾黄菊,殊私降紫泥。
月营开射圃,霜旆拂晴霓。
出将三朝贵,弯弓五善齐。
腕回金镞满,的破绿弦低。
勇气干牛斗,欢声震鼓鼙。
忠臣思报国,更欲取关西。
曾作关中客,频经伏毒岩。
晴烟沙苑树,晚日渭川帆。
昔是青春貌,今悲白雪髯。
郡楼空一望,含意卷高帘。
忽惊金印驾枝轓,遂别鸣珂听晓猿。
碧落仙来虽暂谪,赤泉侯在是深恩。
玉环庆远瞻台坐,铜柱勋高压海门。
一咏琼瑶百忧散,何劳更树北堂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