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旬风雨清明节,昨夜窗前见新月。
喜谓春晴可出游,平明携樽南陌头。
陌头不见花开处,城中城外多桑树。
桑树连天绿叶浓,落花尽在春泥中。
春泥浩荡从马踏,香魂宛转蹄躞蹀。
看花泪眼忽潸然,人生安得长少年。
十旬风雨清明节,昨夜窗前见新月。
喜谓春晴可出游,平明携樽南陌头。
陌头不见花开处,城中城外多桑树。
桑树连天绿叶浓,落花尽在春泥中。
春泥浩荡从马踏,香魂宛转蹄躞蹀。
看花泪眼忽潸然,人生安得长少年。
这首明代诗人丰坊的《春游曲》描绘了清明时节雨后的景色和诗人的感慨。首句“十旬风雨清明节”点出时令,清明时节本是踏青的好时光,但连日风雨使得诗人未能出门欣赏春光。次句“昨夜窗前见新月”暗示了诗人对天气好转的期待。
“喜谓春晴可出游”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他计划在黎明时分带着酒去南陌游玩。然而,“陌头不见花开处”揭示了现实中的遗憾,尽管天气放晴,但花开之处却未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城中城外多桑树”,满眼皆是绿意盎然的桑树,落花则已化作春泥。
“春泥浩荡从马踏”描绘了马蹄踏过烂漫春泥的场景,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感叹。“香魂宛转蹄躞蹀”以马蹄的轻盈跳跃比喻花朵随风飘散,形象生动。最后,“看花泪眼忽潸然”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却无法留住青春的感伤,以“人生安得长少年”收束全诗,道出了对时光流转、岁月无情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丰坊的这首《春游曲》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以及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无奈与惋惜。
坐安卧稳舆平肩,倚杖披衫绕四边。
空腹三杯卯后酒,曲肱一觉醉中眠。
更无忙苦吟闲乐,恐是人间自在天。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
仰看星月观云间。飞鸧晨鸣声可怜。
留连顾怀不能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