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刘桢诗》
《答刘桢诗》全文
魏晋 / 徐干   形式: 古风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zhēnshī
wèijìn / gān

bié

suǒjīngwèixún


chóusānchūn

suīzàizhǐchǐ

nánshèjiǔguān

táotáozhūxià

cǎochāngqiěfán

注释
刘桢(170?—217),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人,汉魏之际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为曹操掾属。
其五言诗风格道劲,语言质朴,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他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
作品已散佚,明人辑有《刘公干集》。
作者好友之一。
子:你,对刘桢的尊称。
无几:表示时间过去不久。
所经:经过的时间。
一旬:十天。
一何:多么。
笃:深厚,真诚。
三春:多年。
三,虚指多数。
春,指年,古代常以季节名代表年。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咫为古代长度名,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涉:度过,越过。
九关:九重天门。
关:闭门的横木,这里指门。
陶陶:和暖的样子。
朱夏:夏天。
昌且繁:(草木)昌盛繁茂的样子。
翻译
与您分别时间还不久,经过的时间还不到十天。
我的思念多么的深厚,这愁绪就像多年没见一般。
虽说(我俩)相距近在咫尺,(相见)却难如越过九重天。
和暖的夏天,草木是那样的昌盛繁茂。
鉴赏

这首诗是《答刘桢诗》,出自魏晋时期的诗人徐干之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与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情深厚而又难以触及的复杂情感。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表达了短暂的相处时间和即将到来的分别,这种突然的分离让人感到意外和不舍。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这里,“我思”指的是诗人的深思,“一何笃”形容这种思念之深,而“其愁如三春”则比喻这份思念和忧伤如同连绵不断的三个春天一样,显示出作者内心的沉重和久久不能平复。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尽管物理上的距离可能很短,但心理上的障碍却像九座关隘一样难以逾越,这里形象地表达了友情虽然亲近,却因为种种原因而变得遥不可及。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其中“陶陶”形容春天气氛的温暖和舒适,“朱夏”则指盛夏时节的热烈与活力,而“草木昌且繁”则展现了大自然中生命力的旺盛,这些景象似乎在对比或映衬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徐干

徐干
朝代:魏晋

徐干(170年-217年),字伟长,汉末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代表作:《中论》《答刘桢》《玄猿赋》。其著作《中论》,对历代统治者和文学者影响深远。
猜你喜欢

呈胡舍人二首·其二

官闲无事只深禅,斋戒何曾废客烟。

总是老夫贪佛日,未妨天眼识公年。

江湖满意藏诗笥,鸥鸟无心傍客船。

参井黄昏云雾里,光明犹有一灯传。

(0)

曹娥庙

我初不作婆娑梦,子亦能知波险无。

风卷潮来壮魂在,行人酾酒湿庭梧。

(0)

偈二首·其二

将心除妄妄难除,即妄明心道转迂。

桶底趯穿无忌讳,等闲一步一芙蕖。

(0)

偈颂十五首·其一

遍地残红春去也,拍天涨绿兴悠哉。

道人觅甚安心法,达磨当时带不来。

(0)

与雁山车岭建接待僧

雁山孤顶绝攀跻,当念游人困路歧。

暂与化城休歇地,莫教忘却转身时。

(0)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一一七

云门举起竹篦,开口知君话堕。

上方香积不餐,甘伏食人涕唾。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