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储气置南荒,非我閒生谁足当。
瘦可以风饶道骨,白难为月饱神光。
宁教大庾有山色,莫管长安无国香。
驿使借令不相外,孤芬未必合群芳。
太清储气置南荒,非我閒生谁足当。
瘦可以风饶道骨,白难为月饱神光。
宁教大庾有山色,莫管长安无国香。
驿使借令不相外,孤芬未必合群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梅(其一)》,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和人生态度。首句“太清储气置南荒”将梅花置于清高之地,暗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次句“非我閒生谁足当”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敬仰,认为只有自己这样的闲淡生活才能匹配它的高洁。
“瘦可以风饶道骨,白难为月饱神光”两句,通过描绘梅花的瘦削与洁白,赞美其坚韧的品格和清冷的神韵,仿佛在风中摇曳的枝条蕴含着道家的清逸,皎洁的月光也无法完全照亮其内在的光芒。
“宁教大庾有山色,莫管长安无国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独立与傲骨,宁愿在偏远之地保持其自然之美,也不愿迎合繁华都市的世俗之香。诗人以大庾岭的山色象征梅花的生长环境,表达出对梅花远离尘嚣的欣赏。
最后两句“驿使借令不相外,孤芬未必合群芳”揭示了诗人对梅花孤独芬芳的认可,即使不被大众理解,梅花的清香依然独特,不随波逐流。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和独立精神,体现了诗人的人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