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山中故静禅师》
《题山中故静禅师》全文
唐 / 刘得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寂灭身何在,门人隔此生。

影悬尘已厚,塔种柏初成。

溪院秋先雪,山堂古有精。

当时挂锡处,树老几枝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zhōngjìngchánshī
táng / liúrén

mièshēnzàiménrénshēng
yǐngxuánchénhòuzhǒngbǎichūchéng

yuànqiūxiānxuěshāntángyǒujīng
dāngshíguàchùshùlǎozhīqīng

注释
寂灭:指佛教中的涅槃,即超脱生死的状态。
门人:指佛教中的弟子或追随者。
隔此生:形容距离遥远,仿佛隔世。
影悬:身影倒映。
尘已厚:积尘很多,暗示时间久远。
塔种柏:指佛塔周围种植的柏树。
溪院:溪流边的庭院。
秋先雪:形容秋意浓重,仿佛下雪一般。
山堂:山上或庙堂里的厅堂。
古有精:古代遗留的智慧或精神。
挂锡:佛教术语,指僧人携带锡杖出行,此处指修行地点。
树老:树木年老。
几枝倾:多少树枝因年代久远而倾斜。
翻译
寂灭后的身体究竟在哪里,弟子们与我仿佛隔了一生之遥。
身影映照在厚厚的尘埃中,古老的佛塔边新种的柏树刚刚成林。
秋天的溪边庭院似乎提前落了雪,古老的山堂里充满了古人的智慧气息。
当年挂锡修行的地方,如今树木已老,有多少枝干倾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静禅师的高僧在深山中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诗人刘得仁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师隐逸的生活以及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

"寂灭身何在,门人隔此生" 表示静禅师已经达到了心灵上的寂灭境界,他的肉体之所在已不再是尘世关注的对象,而他的门徒或访客只能隔着某种屏障去感知他的存在。

"影悬尘已厚,塔种柏初成" 描写了时间流逝带来的自然变化。静禅师的身影似乎已经融入了山林之中,而他曾经种植的柏树也开始长成了,这些都是时间留下的痕迹。

"溪院秋先雪,山堂古有精" 描绘了一幅深山秋雪的景象。溪边的禅院在秋季就已经降下了雪花,而山中的古老建筑里似乎藏着某种神秘而高贵的精华。

"当时挂锡处,树老几枝倾" 则是对静禅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进行的描写。当年他在此挂锡(即居住)之地,如今只剩下几株古老参天的树木,其枝条因为岁月的侵蚀而倾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师生活状态的细致刻画,传达了对静谧、超脱世俗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切赞美。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变迁,以及生命短暂无常的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刘得仁
朝代:唐

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舟抵赣城水西驿二首·其一

仗节临江右,鸣驺过水西。

貔貅当路拥,旌旆拂云齐。

列嶂青环郭,平沙白满堤。

倚阑时纵目,江草暮萋萋。

(0)

广庭步月有感

春月流辉浸碧松,广庭閒步自从容。

几年湖海来京国,此夜空闻长乐钟。

(0)

前雁字诗十九首·其十三

脉脉有心期,行行且浪嬉。

大人狂客传,小雅遗民诗。

解就名鸿烈,书成授意而。

关门邀紫气,聊与著雄雌。

(0)

和梅花百咏诗·其十六赏梅

徵诗檄就隔林催,鹤膝猩毡渡水来。

婪尾不须倾腊酒,瓮头还有煮青醅。

(0)

广遣兴五十八首·其四十一

缚饥篾用千寻竹,补衲毛看一寸龟。

无处扪天求口耳,有时向佛索须眉。

寸丝脱尽云为茧,叠浪横行水有皮。

幸剪丰干如鸲鹆,闾邱无路得相知。

(0)

广遣兴五十八首·其三十二

不将落叶认秋凶,老泪慵垂笑眼中。

他日夜台真昼锦,片时春赏暂冬烘。

人间世且游若士,天下图其授马融。

除却死生吾与汝,看谁白战是英雄。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