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漂荡灯如水。红楼望、倦枕恹恹慵起。
衾麝惜余熏,熨旧寒醒未。
染柳妆梅箫意懒,奈嫩约、黄昏犹记。愁理。
问凌波庭户,深深能几。
顽老著甚情怀,便良宵花月,多时无味。
楚梦总关人,教看春何计。
绛蜡流尘轻换尽,况更说、承平歌吹。闲里。
恁过眼年光,空余清泪。
东风漂荡灯如水。红楼望、倦枕恹恹慵起。
衾麝惜余熏,熨旧寒醒未。
染柳妆梅箫意懒,奈嫩约、黄昏犹记。愁理。
问凌波庭户,深深能几。
顽老著甚情怀,便良宵花月,多时无味。
楚梦总关人,教看春何计。
绛蜡流尘轻换尽,况更说、承平歌吹。闲里。
恁过眼年光,空余清泪。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雨夜红楼的画面,东风微拂,灯光如水般摇曳,主人公在慵懒中难以起身。被窝中的余温尚存,但寒冷的感觉仍未完全消散。窗外,柳色和梅花似乎也被雨水打湿,箫声显得懒散无力,黄昏的记忆犹在心头,却唤起了深深的愁绪。
主人公询问着,那曾经的凌波池馆,如今深宅大院中,还能承载多少往日的情感?他感叹岁月无情,即使在美好的夜晚,花月依然失去了往日的滋味。他的心境如同楚地的梦境,总是牵动人心,面对春天的到来,他感到无计可施。
蜡烛的微光在尘埃中摇曳,连歌声乐曲也显得苍白无力。在这样的闲暇时光里,眼前流逝的年华只留下清冷的泪水。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主人公在雨夜中的孤寂与落寞,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轻调玉管倚江浔,子野风流自古今。
隔岸两人非旧识,入舟三弄即知音。
落梅曾洒临岐泪,折柳偏伤送客心。
别后关山多少恨,凭君传与水龙吟。
曾上高亭一振衣,江边落木带斜辉。
盈盈明月随潮上,片片征帆逆浪归。
眼底吴山临岸尽,天边楚树入云稀。
休□燕子如奇石,恐学零陵逐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