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奠九江,苗裔遍南服。
横江蔽原野,内外实一族。
危矶插江生,石色擘青玉。
蛟龙穴乱石,猱玃在乔木。
我行季冬月,江迹在山腹。
扁舟如镜面,清净不可触。
跻攀既不可,千古长幽独。
缅想邃古初,巢居戒樵牧。
匡庐奠九江,苗裔遍南服。
横江蔽原野,内外实一族。
危矶插江生,石色擘青玉。
蛟龙穴乱石,猱玃在乔木。
我行季冬月,江迹在山腹。
扁舟如镜面,清净不可触。
跻攀既不可,千古长幽独。
缅想邃古初,巢居戒樵牧。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悬崖之上,面对江水和山峦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孤独幽居的情怀。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
“匡庐奠九江,苗裔遍南服”两句描写了道士所处之地,高耸的庐舍傍依着九江,周围是古苗族后裔的居住地。这种开篇即设立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融合的意境。
“横江蔽原野,内外实一族”则表明了道士所处之地与外界相隔绝,但心灵上却与大自然同在,形成了一种精神上的统一。
“危矶插江生,石色擘青玉”描绘了山石的险峻和美丽,道士居住的地方是如此的险要,以至于石头都像是从水中生长而出的青玉。
“蛟龙穴乱石,猱玃在乔木”则通过蛟龙、猱玃等神秘生物的出现,增添了诗中的仙境色彩。这些生物或藏身于乱石之中,或栖息于高耸的树木间,都让人感觉到一种超自然的氛围。
“我行季冬月,江迹在山腹”表达了道士在深冬时节独自漫步的情景,江水似乎被山峦所吞没,只留下一丝痕迹。
“扁舟如镜面,清净不可触”描写了一艘扁舟静静浮在水面上,如同一面镜子一般平滑和清澈。然而,这种清净却是不可触摸的,让人感觉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跻攀既不可,千古长幽独”则表达了道士对于那种高不可攀的境界的向往,他希望能够达到那种千古以来就存在的孤独与安宁。
最后,“缅想邃古初,巢居戒樵牧”两句流露出诗人对远古时代的怀念,那时的人们可能会选择山林间建造巢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这里的“戒樵牧”则暗示了道士对于物欲的戒除和对自然生灵的守护。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道士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
飨帝在仁人,郊雍景命新。
方看受厘日,即是赐晡辰。
警跸諠黄道,衣冠集紫宸。
宰夫称燕主,蕃国备王宾。
鹓鹭千班序,鱼龙百伎陈。
钧天初听乐,玉食共分珍。
礼厚过三爵,恩均洽四邻。
小臣叨醉饱,拜舞祝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