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孙伟卿杂言十章·其三》
《和孙伟卿杂言十章·其三》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一饭腹果然,身外百不须。

深知饥方朔,不似饱侏儒。

(0)
翻译
一顿饭就能填饱肚子,其他事物都不再需要。
我深深明白饥饿的感受,不像那些吃饱了还贪得无厌的人。
注释
一饭:一顿饭。
腹:肚子。
果:确实,果然。
然:这样。
身外:身体之外,指物质需求。
百不须:什么都不需要。
深知:深深地理解。
饥:饥饿。
方朔:汉代的东方朔,以机智著称,这里比喻有深刻体验的人。
不似:不像。
饱:吃饱。
侏儒:身材矮小的人,这里比喻贪婪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和孙伟卿杂言十章(其三)》中的一句。诗人以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为喻,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一饭腹果然"描绘了满足于简单饮食的朴实,"身外百不须"则强调了对物质欲望的超脱。接下来,诗人通过比较"深知饥方朔"(方朔是汉代文学家,此处可能象征明智之人)与"不似饱侏儒"(侏儒比喻贪得无厌的人),暗示了知足常乐的智慧,以及对饱食终日者的批评。整体上,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和精神追求的赞赏。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见李白诗又吟

一池荷叶衣无尽,两亩黄精食有馀。

又被人来寻讨著,移庵不免更深居。

(0)

玉台体十二首·其二

隐映罗衫薄,轻盈玉腕圆。

相逢不肯语,微笑画屏前。

(0)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其十七

何处深春好,春深兰若家。

当香收柏叶,养蜜近梨花。

野径宜行乐,游人尽驻车。

菜园篱落短,遥见桔槔斜。

(0)

早春

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回。

本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

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

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

(0)

茶中杂咏·其五茶舍

阳崖枕白屋,几口嬉嬉活。

棚上汲红泉,焙前蒸紫蕨。

乃翁研茗后,中妇拍茶歇。

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

(0)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

胡为不讫功,馀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

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

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

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河似剪纸,决壅同裂帛。

渗作膏腴田,蹋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

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