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村中住,心清学息机。
竹香人独坐,花落燕双飞。
客莫来投谒,书常引下帷。
今朝晴更好,自晒旧蓑衣。
一月村中住,心清学息机。
竹香人独坐,花落燕双飞。
客莫来投谒,书常引下帷。
今朝晴更好,自晒旧蓑衣。
这首清代诗人张谦宜的《偶成》描绘了一幅宁静乡村生活的画面。首句“一月村中住”,点明了诗人隐居在乡村的时间之长,心境的平静。接下来的“心清学息机”表达了诗人摒弃世俗烦恼,专注于学习和修身养性的生活态度。
“竹香人独坐”通过竹子的清香和独自一人静坐,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暗示诗人享受着孤独与自然的亲近。而“花落燕双飞”则以花儿凋零、燕子双飞的景象,寓言岁月流转,时光如梭,更显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
“客莫来投谒,书常引下帷”两句,表明诗人无意于应酬俗事,而是沉浸在书的世界里,自我提升,深思熟虑。最后,“今朝晴更好,自晒旧蓑衣”以晴朗天气和晾晒蓑衣的动作,展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隐士生活,具有浓厚的田园诗风。
武备由来重,时巡意更深。
当秋排法驾,预日足甘霖。
旭耀旌旗影,风传鼓角音。
停銮问农事,献曝见民心。
户有仓箱积,人多乐豫吟。
舆情犹似昔,祖德到于今。
解泽心无吝,绍庭志倍钦。
兹行当黾勉,讵止为从禽。
朝坐见日升,夕坐见日落。
午坐日更多,煖气如火灼。
陋居类田家,不省在城郭。
高树凡数株,黄叶被霜搏。
何曾遮阳乌,更复聚寒雀。
傍不启窗扉,前不垂帐幕。
炙背真可献,此语非善谑。
昌黎却避景,迁坐身屡作。
我幸无此劳,竟日不展脚。
自我有此居,绵裘不重着。
冬日何可爱,可爱更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