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坐见日升,夕坐见日落。
午坐日更多,煖气如火灼。
陋居类田家,不省在城郭。
高树凡数株,黄叶被霜搏。
何曾遮阳乌,更复聚寒雀。
傍不启窗扉,前不垂帐幕。
炙背真可献,此语非善谑。
昌黎却避景,迁坐身屡作。
我幸无此劳,竟日不展脚。
自我有此居,绵裘不重着。
冬日何可爱,可爱更可乐。
朝坐见日升,夕坐见日落。
午坐日更多,煖气如火灼。
陋居类田家,不省在城郭。
高树凡数株,黄叶被霜搏。
何曾遮阳乌,更复聚寒雀。
傍不启窗扉,前不垂帐幕。
炙背真可献,此语非善谑。
昌黎却避景,迁坐身屡作。
我幸无此劳,竟日不展脚。
自我有此居,绵裘不重着。
冬日何可爱,可爱更可乐。
这首诗名为《负暄》,是明代诗人吴宽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坐在简陋的居所中,感受四季变换的情景,尤其是对冬日的喜爱与赞美。
首句“朝坐见日升,夕坐见日落”,以日常的作息时间起笔,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每日与太阳相伴的生活状态。接着,“午坐日更多,暖气如火灼”一句,通过对比中午和傍晚的阳光强度,突出了冬日阳光的温暖与宝贵。
“陋居类田家,不省在城郭”两句,诗人将自己居住的环境与乡村田园相比较,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随后,“高树凡数株,黄叶被霜搏”描绘了一幅冬日树梢覆盖着霜雪的景象,虽是简陋,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何曾遮阳乌,更复聚寒雀”两句,通过乌鸦与寒雀的活动,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宁静与生机。而“傍不启窗扉,前不垂帐幕”则强调了诗人与外界的隔绝,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
“炙背真可献,此语非善谑”一句,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冬日阳光的珍惜与喜爱,仿佛阳光能为他带来某种特殊的礼物。最后,“昌黎却避景,迁坐身屡作”引用韩愈(昌黎)的例子,反衬出诗人对冬日阳光的享受与依赖。
“我幸无此劳,竟日不展脚”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享受。“自我有此居,绵裘不重着”说明诗人因居住环境的舒适而减少了对厚重衣物的依赖。“冬日何可爱,可爱更可乐”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冬日的喜爱之情,以及这种喜爱背后所蕴含的快乐与满足感。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热爱,语言质朴而富有诗意,情感真挚动人。
力就扬雄宅一区,知公有意赋归欤。
两楹岂谓哲人梦,三径空留君子居。
厚德所传唯裔嗣,清名难朽是诗书。
天公到底悭风俗,不使斯人在里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