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丧马懊无颜,奋臂宵驰敌垒间。
何似贾生行劫去,独骑南部紫骝还。
将军丧马懊无颜,奋臂宵驰敌垒间。
何似贾生行劫去,独骑南部紫骝还。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外敌入侵的方式。前两句“将军丧马懊无颜,奋臂宵驰敌垒间”,描绘了一位将军在遭遇战败后,面对失败的尴尬与无奈,他不顾一切地夜间冲向敌阵,试图挽回败局。这种英勇但最终可能徒劳的努力,体现了传统战争中将领的决绝与悲壮。
后两句“何似贾生行劫去,独骑南部紫骝还”,则以反问的形式,将这位将军的行为与汉代著名学者贾谊(贾生)的行事方式进行对比。贾谊曾提出过“行劫”之策,即采取非常规手段来对抗强敌。这里诗人想象如果这位将军能像贾谊那样,以智谋和策略而非单纯的勇猛来应对敌人,或许会有更好的结果。他独自骑着南部紫骝(一种名贵的马匹),暗示着一种更为冷静、智慧的行动方式,这与前文的直接冲锋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灵活策略和智慧应对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英勇与无奈,也蕴含了对智慧与策略在处理危机时重要性的思考。通过对比不同应对方式的结果,诗人似乎在呼吁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应更多地依赖智慧与策略,而非仅凭勇气与力量。
公归初退内朝班,驰道南头跃锦鞍。
欲雨浮云犹复暗,背阴残雪愈生寒。
穿槐已觉春禽语,载酒重思结客驩。
吟寄侍臣知有意,翠鬟争唱口应乾。
秋野已澄旷,偶来幽兴多。
茨居隔寒水,柴户荫乔柯。
看竹曾留凤,携朋不为鹅。
人归碧苔径,应识履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