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上读书之日,用廿余年天文地理深功,兵事亦能谙,劳苦行经万里道;
鄂中作宰而来,有数十处水利堤工实政,舆情不胜慕,湛冥伤化九原人。
湘上读书之日,用廿余年天文地理深功,兵事亦能谙,劳苦行经万里道;
鄂中作宰而来,有数十处水利堤工实政,舆情不胜慕,湛冥伤化九原人。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梁湘帆的大令在湘鄂两地为官的经历与成就。首句“湘上读书之日”,点明其在湘地勤于读书,奠定深厚的知识基础。接着“用廿余年天文地理深功”一句,赞扬了他在这段时间内对天文地理学的深入研究和掌握。随后“兵事亦能谙”表明他对军事知识也了如指掌,展现了其多才多艺的一面。
“劳苦行经万里道”则描述了他在漫长旅途中的辛劳与坚韧,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畏艰难险阻,跋涉万里。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
接下来,“鄂中作宰而来”转而叙述他调任至鄂地为官。通过“有数十处水利堤工实政”这一句,展现了他在鄂地实施的水利工程和堤防建设,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当地的水利设施,也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和爱戴。
最后,“舆情不胜慕”表达了民众对他的高度评价和深切怀念,“湛冥伤化九原人”则以一种悲壮的笔触,暗示了他离世后,人们对其的深深哀悼之情,以及对他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才能的无限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梁湘帆大令在湘鄂两地为官期间所展现的才华、努力与贡献的描绘,既赞美了他的卓越成就,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人生如断蓬,万里忽相值。
会日常苦难,别日常苦易。
十年闻子名,未识已心醉。
我友岂不多,爱子好心地。
身小胸胆大,面目无邪气。
磊磊栋梁姿,温温瑚琏器。
人物衰落尽,百马逢一骥。
我怀未倾倒,离别已复至。
天寒霜正繁,山险道不利。
君行独何为,百里求自试。
愿持孝友资,发为恻隐治。
上马且勿难,吾民伫嘉惠。
他年庙堂上,举此亦不异。
强饭数寄书,待尔慰穷悴。
络纬声声织夜愁,酸风吹雨水边楼。
堤杨脆尽黄金线,城里人家未觉秋。
霜楮刳皮,冰花擘茧,满腔絮湿湘帘。
抱瓮工夫,何须待吐吴蚕。
水香玉色难裁剪,更绣针、茸线休拈。
伴梅花,暗卷春风,斗帐孤眠。篝熏鹊锦熊毡。
任粉融脂涴,犹怯痴寒。我睡方浓,笑他欠此清缘。
揉来细软烘烘暖,尽何妨、挟纩装绵。
酒魂醒,半榻梨云,起坐诗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