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烛三更黑蕊,白斋四壁玄霜。
口论庾廪虚实,脚揣衿稠短长。
残烛三更黑蕊,白斋四壁玄霜。
口论庾廪虚实,脚揣衿稠短长。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琦(君玉)所作,名为《不寐(其三)》。诗中描绘了深夜独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首句“残烛三更黑蕊”,以“残烛”象征夜深人静,烛光微弱,暗示时间已至深夜。而“黑蕊”则可能是烛芯燃尽后留下的黑色痕迹,或是比喻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沉思。这一句营造出一种孤寂、深邃的氛围。
次句“白斋四壁玄霜”,“白斋”指白色的书房或书斋,而“四壁玄霜”则描绘了一幅冷清、寂静的画面,仿佛四面墙壁上覆盖着一层霜雪,既冷又静,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孤独感。
接下来,“口论庾廪虚实,脚揣衿稠短长”,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抽象的内心活动与具体的行动联系起来。诗人通过“口论”庾廪(可能是指仓库或粮仓)的虚实,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思考与判断;而“脚揣衿稠短长”则是以身体的动作来表达对衣物(可能象征生活所需或个人身份)的考量,暗示了他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的自我审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深夜时分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与思考,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羞将白发见青春,世事何关虮虱臣。
去就时难千里梦,是非论定百年身。
偶然不死由天地,尚可无惭对鬼神。
敢问名垂汉唐史,萧曹房杜本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