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如在道,日日先鸡起。
不离十二街,日行一百里。
役役大块上,周朝复秦市。
贵贱与贤愚,古今同一轨。
白兔落天西,赤鸦飞海底。
一日复一日,日日无终始。
自嫌性如石,不达荣辱理。
试问九十翁,吾今尚如此。
在京如在道,日日先鸡起。
不离十二街,日行一百里。
役役大块上,周朝复秦市。
贵贱与贤愚,古今同一轨。
白兔落天西,赤鸦飞海底。
一日复一日,日日无终始。
自嫌性如石,不达荣辱理。
试问九十翁,吾今尚如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京城的日常生活和心境。开篇“在京如在道,日日先鸡起”表明了诗人早晨即起身,投入到繁忙的朝廷之中去。接着“不离十二街,日行一百里”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京城内外奔波,不断地进行着公务活动,显示出其职责的重要和工作量的巨大。
“役役大块上,周朝复秦市”通过对古代周朝和秦朝繁华城市生活的提及,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重演、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贵贱与贤愚,古今同一轨”则表明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个人身份如何高低,都无法逃脱命运的轮回。
“白兔落天西,赤鸦飞海底”中的“白兔”和“赤鸦”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奥秘,而“一日复一日,日日无终始”则强调了时间的循环性和无尽性,使人感到生命中的忙碌与渺茫。
最后,“自嫌性如石,不达荣辱理。试问九十翁,吾今尚如此”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性格坚毅如石,无法理解世间荣辱是非的困惑,并通过询问年长者,表露出对生命意义和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一位朝廷官员在繁忙工作中对于历史、时间、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个人性格与外界评价之间的矛盾。
路傍人怪问,此隐者、姓陶不。
甚黄菊如云,朝吟暮醉,唤不回头。
纵无酒成怅望,只东篱、搔首亦风流。
与客朝餐一笑,落英饱便归休。古来尧舜有巢由。
江海去悠悠。待说与佳人,种成香草,莫怨灵修。
我无可无不可,意先生、出处有如丘。
闻道问津人过,杀鸡为黍相留。
石室先生清兴动,落笔纵横飞小凤。
借君妙意写筼筜,留与诗人发吟讽。
轩裳大炉鞲,陶冶一世人。
从横落模范,谁复甘饥贫。
可怜方回痴,初不疑嘉宾。
颇念怀祖黠,嗔儿与兵姻。
失身堕浩渺,投老无涯垠。
回看十年旧,谁似数子真。
孙郎表独立,霜戟交重闉。
深居不汝觌,岂问亲与邻。
连枝皆秀杰,英气推伯仁。
我从海外归,喜及崆峒春。
新年得异书,西郭有逸民。
小孙又过我,欢若平生亲。
清诗五百言,句句皆绝伦。
养火虽未伏,要是丹砂银。
我家六男子,朴学非时新。
诗词各璀璨,老语徒周谆。
愿言敦宿好,永与竹林均。
六子岂可忘,从我屡厄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