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泥滑滑雨丝丝,一路阴寒少霁时。
水入陂渠喧似瀑,云从山崦上如炊。
燎衣去傍田家火,炙烛来看野店诗。
落尽梅花心事恶,独搔蓬鬓绕残枝。
春泥滑滑雨丝丝,一路阴寒少霁时。
水入陂渠喧似瀑,云从山崦上如炊。
燎衣去傍田家火,炙烛来看野店诗。
落尽梅花心事恶,独搔蓬鬓绕残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雨后农村景象的画面。"春泥滑滑雨丝丝"表达了雨后的泥地湿滑以及细雨如织的氛围,给人一种清新而又潮湿的感觉。"一路阴寒少霁时"则表现出虽然是春天,但气候依旧带着几分凉意和阴沉。
接下来的"水入陂渠喧似瀑"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将流入田间小沟的声音形容为像瀑布一样,展现了雨后溪流激增的景象。"云从山崦上如炊"则是对云雾缭绕在山巅之上的描写,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升起的画面。
诗人接着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场景:"燎衣去傍田家火"可能是在说农户们为了驱寒而靠近火堆烤衣。"炙烛来看野店诗"则是描绘了有人在野外的小店里点燃蜡烛,可能是商贾或行人在此休息和观赏诗书的场景。
最后两句"落尽梅花心事恶,独搔蓬鬓绕残枝"表达了一种孤独与忧伤的情感。梅花早已凋零,象征着某些事情已经过去,而"独搔蓬鬓绕残枝"则是对诗人孤独的形象描写,他可能在思考着过往,或者陷入了某种情绪之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雨后景色的细微观察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
宋祖离宫三十六,层台突起江之曲。
清波涌月挂帘钩,瑞气凌空捲绡縠。
金舆万乘东南行,三千粉黛花冥冥。
山色犹疑髻鬟绿,天风吹断箫韶声。
箫韶竟日喧歌舞,晋国宫亭半禾黍。
柴桑月落夜猿啼,节士悲歌泪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