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王母命侍女田四妃答歌》
《西王母命侍女田四妃答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桂实如桐子,捣为琼斛浆。

渗漏不及勺,九天皆闻香。

群生本无寿,性亦风烛光。

而复情蔽之,谓存实已亡。

鍊神出三劫,素发始重苍。

苍颜且重素,不假铅与黄。

拾佩光碧楼,秋兰紫无霜。

皓采缠琅玕,远视疑虹芒。

上道齐化游,礼法宁待防。

夹轮絷两龙,飞辇朝玉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王母命侍女田四妃演唱的一曲歌谣,充满了神话色彩和深邃的哲理。开篇以“桂实如桐子”起笔,将桂实比作桐子,捣碎后制成琼斛浆,象征着高洁与珍贵。接着,“渗漏不及勺,九天皆闻香”,强调香气弥漫,连九天之上都能闻到,寓意着歌声的美妙与深远影响。

“群生本无寿,性亦风烛光”两句,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如同风中之烛,暗示了人生的无常。接下来,“而复情蔽之,谓存实已亡”则表达了情感的蒙蔽,使人们误以为存在的事物已经消失,体现了对现实与情感关系的深刻思考。

“鍊神出三劫,素发始重苍”描述了修炼成神的过程,历经三次劫难,白发重新变得乌黑,象征着精神的升华与重生。随后,“苍颜且重素,不假铅与黄”进一步强调了内在精神的纯净,无需外在修饰,展现出一种自然与真实的美。

“拾佩光碧楼,秋兰紫无霜”描绘了拾取碧楼中的佩饰,以及秋兰在霜中依然保持紫色,象征着高尚品质的永恒不变。最后,“皓采缠琅玕,远视疑虹芒”通过皓白的光芒环绕着琅玕(一种玉石),即使远观也仿佛彩虹般耀眼,展现了美好与纯洁的极致表现。

“上道齐化游,礼法宁待防”表达了追求道法自然,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理念,无需刻意防范。结尾“夹轮絷两龙,飞辇朝玉皇”则以神话般的场景结束,形象地描绘了乘坐飞辇,穿越云霄,朝见玉皇大帝的情景,充满了神秘与崇高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神话、哲学、自然与艺术的元素,通过对生命、情感、修行、自然美的描绘,展现了深邃的哲思与浪漫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旅舍遇雨

月华星彩坐来收,岳色江声暗结愁。

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

(0)

丘中有一士二首·其二

丘中有一士,守道岁月深。

行披带索衣,坐拍无弦琴。

不饮浊泉水,不息曲木阴。

所逢苟非义,粪土千黄金。

乡人化其风,熏如兰在林。

智愚与强弱,不忍相欺侵。

我欲访其人,将行复沈吟。

何必见其面,但在学其心。

(0)

喜晴

立夏天方霁,闲情喜暂舒。

树深添雨润,溪落见人疏。

夕照斜依竹,园花落近书。

年来惟懒拙,殊觉称幽居。

(0)

秋潦有感

积潦未经日,谁教水虫游。

薄暮积潦冱,水虫随巳休。

乃知造物者,不独于蜉蝣。

蟠桃三千年,灵椿五百秋。

风霜既历历,岁月亦悠悠。

自是由乘除,举世惊短修。

遂令得失徒,浪喜还浪愁。

达人观大观,委心任去留。

(0)

春暖郡圃散策三首·其三

春禽处处讲新声,细草欣欣贺嫩晴。

曲折遍穿花底路,莫令一步作虚行。

(0)

涧松

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

南园桃李虽堪羡,争奈春残又寂寥。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