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中有一士,守道岁月深。
行披带索衣,坐拍无弦琴。
不饮浊泉水,不息曲木阴。
所逢苟非义,粪土千黄金。
乡人化其风,熏如兰在林。
智愚与强弱,不忍相欺侵。
我欲访其人,将行复沈吟。
何必见其面,但在学其心。
丘中有一士,守道岁月深。
行披带索衣,坐拍无弦琴。
不饮浊泉水,不息曲木阴。
所逢苟非义,粪土千黄金。
乡人化其风,熏如兰在林。
智愚与强弱,不忍相欺侵。
我欲访其人,将行复沈吟。
何必见其面,但在学其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的高洁品格和生活状态。"守道岁月深"表明他长久坚守自己的道德,不为世俗所动摇。"行披带索衣,坐拍无弦琴"则形象地描述了他的清贫与淡泊名利。"不饮浊泉水,不息曲木阴"显示了他对环境的选择,他只愿意享受自然中最纯净、最美好的部分。
诗中的"所逢苟非义,粪土千黄金"意味着他对待那些与道德相悖的事物,就像看待粪土一样,即便是黄金也不屑一顾。这种高洁的品行影响了周围的人,"乡人化其风,熏如兰在林"形象地表达了他的影响力,就像兰花在林中散发清香一样。
智者与愚者、强者与弱者,在他面前都是一视同仁,不忍心互相欺骗和侵害。末尾两句"I欲访其人, 将行复沈吟。何必见其面,但在学其心"表达了诗人想要去寻找这位高士,并非为了看到他的脸,而是为了学习他那颗高尚的心。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之士生活和品格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洁净的理念。
大孤猖披如屦脱,小孤峥嵘如角出。
两孤争奇吾取小,直上千寻有雄质。
九江东下雷殷殷,九天忽落真将军。
舟如单骑偶突过,回看楼橹穿层云。
舟人指点烟鬟峭,翠羽金支出祠庙。
仰天大笑是虚无,却望彭郎还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