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溪上桃花枝,花底春人白袷衣。
宿鬟不梳弄芳草,拾得残红引蝶飞。
今年溪上空烟草,春人颜色秋同老。
旧桃无叶蝶已归,留住啼鹃歌懊恼。
桃花无情春不留,溪流来照春人愁。
溪流声里闻低笑,隔岸谁家千尺楼?
楼中秋女娇如玉,帘卷秋山画眉绿。
山痕自秋眉自春,那识秋风愁别人?
商量花到明春放,一桨溪头采白蘋。
去年溪上桃花枝,花底春人白袷衣。
宿鬟不梳弄芳草,拾得残红引蝶飞。
今年溪上空烟草,春人颜色秋同老。
旧桃无叶蝶已归,留住啼鹃歌懊恼。
桃花无情春不留,溪流来照春人愁。
溪流声里闻低笑,隔岸谁家千尺楼?
楼中秋女娇如玉,帘卷秋山画眉绿。
山痕自秋眉自春,那识秋风愁别人?
商量花到明春放,一桨溪头采白蘋。
这首诗描绘了溪边景色的变迁与人物情感的流转,充满了深沉的哲思和细腻的情感。
首句“去年溪上桃花枝”,以桃花作为时间的标记,暗示着季节的更迭。接着“花底春人白袷衣”,描绘了去年春天,一位穿着白色夹克的人在桃花树下漫步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宿鬟不梳弄芳草,拾得残红引蝶飞”两句,通过女子不梳发、轻抚芳草、拾起残花引蝶飞舞的画面,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欣赏。
转至“今年溪上空烟草,春人颜色秋同老”,诗人通过对比去年的生机勃勃与今年的荒凉景象,表达了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接下来“旧桃无叶蝶已归,留住啼鹃歌懊恼”,进一步强调了物是人非的悲凉,蝴蝶离去,啼鹃哀鸣,仿佛在诉说着无法挽回的遗憾。
“桃花无情春不留,溪流来照春人愁”两句,桃花与溪水相对,桃花无情,春光不再,溪水映照出人的愁绪,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深化了主题。
“溪流声里闻低笑,隔岸谁家千尺楼?”通过溪流的声音与远处的笑声,引发读者对未知世界的遐想,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
最后,“楼中秋女娇如玉,帘卷秋山画眉绿。山痕自秋眉自春,那识秋风愁别人?”描绘了一幅秋日楼台的美丽画面,女子如同美玉,秋山之景也别有一番风味。然而,诗人却在此转折,指出自然之美与人事之愁并存,秋风虽美,却也带走了他人的愁绪,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层层推进,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深刻联系,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老鸦林,水塘铺,夷寇劫商断行路。
人不行,蔓草荒,官道变为蛇虺场。
今日再逢太平日,冷场来往由康庄。
何年始,昔年巳酉今壬子。
竹嘂金拆声相闻,九哨连连矗云起。
老鸦革其音,水塘复清泚。
商歌旅舞一千里,云谁之思郝御史。
神丘隐云岊,灵源渺天河。
阴火煮玉泉,阳晕潋朱波。
吹律岂邹子,炼石疑娲娥。
乳窦沉水碧,埼梁起盘涡。
渐渐不濡轨,汨汨常盈科。
偕赏玩仙液,蕴真洗人痾。
浴兰兴远思,沐芳咏遗歌。
铜池汉霤侧,扣墄骊山阿。
朝宗阻江汉,褰裳限牂牁。
天隅感流落,日蕳吟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