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卧不行天,龙吟梁甫篇。
借龙何处所,行雨遍三川。
三川山势常含雨,北风不断东风驶。
赤龙上天掉龙尾,更遣流星促龙起。
定军山中龙骨藏,龙光夜夜拂咸阳。
龙卧不行天,龙吟梁甫篇。
借龙何处所,行雨遍三川。
三川山势常含雨,北风不断东风驶。
赤龙上天掉龙尾,更遣流星促龙起。
定军山中龙骨藏,龙光夜夜拂咸阳。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卧龙谣》以龙作为象征,展现了作者对卧龙(诸葛亮)的敬仰和对其才情的赞美。首句“龙卧不行天”暗喻诸葛亮虽未居高位,但其才智如同潜龙,不需显赫地位也能影响天下。次句“龙吟梁甫篇”则引用诸葛亮在《梁甫吟》中的表现,展现他的文学才华。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想象龙行雨于三川,描绘出诸葛亮运筹帷幄、泽被苍生的形象。“三川山势常含雨,北风不断东风驶”象征着诸葛亮的策略如风雨般绵延不断,影响深远。而“赤龙上天掉龙尾,更遣流星促龙起”则寓意他关键时刻能扭转乾坤,激发潜力。
最后两句“定军山中龙骨藏,龙光夜夜拂咸阳”将诸葛亮比作定军山中的龙骨,暗示他的精神永存,龙光每晚照耀着历史的都城咸阳,象征其英名与智慧长存于世。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龙为载体,寓言诸葛亮的智谋与影响力,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深敬仰。
君不见万岁山下、天池中,赪鲂赤鲤森蚁蜂。
荷阴柳影护深碧,扬鬐鼓鬣何憧憧!
恩波浩荡得所托,异日或可随云龙。
乘舆北狩未及远,鱼已就戮遭群凶。
公然白日恣窃盗,得钱聊复斗酒供。
圣恩自谓守禦固,岂知守者元非忠?
群鲜无知固可负,忍负主意将为容。
又不见苍生与鱼正相似,托身天池尚如此。
君不见车如流水马如龙,大道长驱耳生风。
床头黄金借颜色,快意正在一日中。
又不见车如鸡栖马如狗,侧足旁趋面生垢。
投人不遇刺欲漫,失意宁论百年后。
凫胫自短鹤自长,颠倒万事未可量。
西来江水东流去,白日竟是为谁忙。
且当开尊酌美酒,起舞顿足歌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