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祖离宫三十六,层台突起江之曲。
清波涌月挂帘钩,瑞气凌空捲绡縠。
金舆万乘东南行,三千粉黛花冥冥。
山色犹疑髻鬟绿,天风吹断箫韶声。
箫韶竟日喧歌舞,晋国宫亭半禾黍。
柴桑月落夜猿啼,节士悲歌泪如雨。
宋祖离宫三十六,层台突起江之曲。
清波涌月挂帘钩,瑞气凌空捲绡縠。
金舆万乘东南行,三千粉黛花冥冥。
山色犹疑髻鬟绿,天风吹断箫韶声。
箫韶竟日喧歌舞,晋国宫亭半禾黍。
柴桑月落夜猿啼,节士悲歌泪如雨。
这首元代诗人叶懋的《十台怀古(其十)凌敲台》描绘了宋朝皇帝离宫的壮观景象与历史的沧桑变迁。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宋祖离宫的辉煌与繁华,以及时间流逝后的荒凉与哀愁。
首句“宋祖离宫三十六,层台突起江之曲”以数字“三十六”强调离宫数量之多,展现出宋朝皇家建筑的宏大规模。接着“层台突起江之曲”描绘出这些宫殿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的壮丽景象。
“清波涌月挂帘钩,瑞气凌空捲绡縠”两句,通过“清波”、“月”、“帘钩”、“瑞气”、“绡縠”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祥和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辉煌与宁静。
“金舆万乘东南行,三千粉黛花冥冥”则将镜头转向了皇帝的出行,金碧辉煌的车驾与众多宫女的映衬下,展现出帝王的尊贵与奢华。
“山色犹疑髻鬟绿,天风吹断箫韶声”两句,通过自然景观与音乐的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荒凉的感慨。山色仿佛是女子的青丝,而天风则吹散了曾经悦耳动听的箫韶乐声。
最后,“箫韶竟日喧歌舞,晋国宫亭半禾黍。柴桑月落夜猿啼,节士悲歌泪如雨”四句,通过对比昔日的歌舞升平与今日的荒凉景象,以及夜晚的凄凉氛围,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世事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