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成布衣祭忠文》
《读成布衣祭忠文》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万古兴亡泪满笺,一坛遥忆祭忠年。

大书笔在凭谁执,高调歌沈待我传。

无地可投湘水裔,有天应照越山颠。

布衣闵世尤堪吊,何处松楸是墓田。

(0)
鉴赏

这首诗《读成布衣祭忠文》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忠诚之士的缅怀与敬仰。

首联“万古兴亡泪满笺,一坛遥忆祭忠年”,开篇即以“万古兴亡”点出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泪满笺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哀思。接着“一坛遥忆祭忠年”描绘出诗人遥望祭坛,追忆先贤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忠诚之士的崇敬之情。

颔联“大书笔在凭谁执,高调歌沈待我传”,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想象着那些伟大事迹需要有人执笔记录,而高调的颂歌则等待着他去传承。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历史记载者的期待,也体现了诗人自己承担起传承历史重任的决心。

颈联“无地可投湘水裔,有天应照越山颠”,运用湘妃竹和越王勾践的典故,寓意深远。湘水裔指的是屈原,越山颠则是指越王勾践。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忠诚之士命运的同情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这些人物虽遭不幸,但其精神将永照人间。

尾联“布衣闵世尤堪吊,何处松楸是墓田”,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布衣(平民),表达了他对世事的忧虑与悲悯之情。同时,提出疑问“何处松楸是墓田”,既是对忠诚之士埋骨之地的探寻,也是对后人如何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忠诚精神的崇高赞美,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除夕

通宵爆竹似平时,八十衰残不自知。

何意蜷居一楼地,适来罗拜五男儿。

君臣义在难归老,弟妹情长奈远离。

混一车书终可待,天心人事正推移。

(0)

去老君岩数里山洞益奇日南道院亦供老子

我昔道豳陟彼岨,嵌空岩石疑世无。

晚来海股观奇胜,自笑坐井真瞀儒。

后娲百鍊太古雪,点缀裸壤峰峰殊。

碧幢翠盖亦千岁,衬藐姑射莹肌肤。

初游一岩已叹绝,导者乃比大小巫。

清漪外缭中矗起,庨豁乍入翻回纡。

幕天四垂阶级绝,绕壁鬼物群睢盱。

犹龙西出不见尾,却占香火骄浮屠。

颇嫌俗构累真面,安得秉畀重枝梧!

左旋一洞俯偻进,持炬百武愁攀扶。

日光忽漏得盘坐,下有清沘游鯈俱。

渊然石响从所扣,洪者钟鼓纤琴竽。

蛮荒筚路怪得此,造化泄秘将谁娱?

谢诗柳记料无分,草草一至衰怜吾。

持归奴仆命方广,夜半何当负以趋?

(0)

沧趣楼杂诗·其四

长年手泽付缄扃,集古思编久不成。

却累人间求拓本,荒滨终愧未销声。

(0)

元日过华严精舍

坏户秋虫蛰过冬,发春来听佛庐钟。

阴晴天幻村前景,开谢花留雪后容。

欲共禽鱼参寂灭,漫凭药石养疏慵。

壑蛇冉冉谁能记,偃盖只看手植松。

(0)

舟中杂诗·其一

人影绿波间,船头不肯闲。

望云楼改岸,听雁树移山。

野艇横津渡,寒花傍水关。

红旗小楼艓,知自楚中还。

(0)

新秋感兴十二首·其十

蓟门烟树似西川,独立金台落照边。

乡国微茫劳远梦,家书重叠报荒年。

巴渝地埆翻盐井,夔峡滩高滞米船。

郑侠流民如在眼,一鞭何日上青天。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