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兴亡泪满笺,一坛遥忆祭忠年。
大书笔在凭谁执,高调歌沈待我传。
无地可投湘水裔,有天应照越山颠。
布衣闵世尤堪吊,何处松楸是墓田。
万古兴亡泪满笺,一坛遥忆祭忠年。
大书笔在凭谁执,高调歌沈待我传。
无地可投湘水裔,有天应照越山颠。
布衣闵世尤堪吊,何处松楸是墓田。
这首诗《读成布衣祭忠文》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忠诚之士的缅怀与敬仰。
首联“万古兴亡泪满笺,一坛遥忆祭忠年”,开篇即以“万古兴亡”点出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泪满笺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哀思。接着“一坛遥忆祭忠年”描绘出诗人遥望祭坛,追忆先贤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忠诚之士的崇敬之情。
颔联“大书笔在凭谁执,高调歌沈待我传”,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想象着那些伟大事迹需要有人执笔记录,而高调的颂歌则等待着他去传承。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历史记载者的期待,也体现了诗人自己承担起传承历史重任的决心。
颈联“无地可投湘水裔,有天应照越山颠”,运用湘妃竹和越王勾践的典故,寓意深远。湘水裔指的是屈原,越山颠则是指越王勾践。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忠诚之士命运的同情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这些人物虽遭不幸,但其精神将永照人间。
尾联“布衣闵世尤堪吊,何处松楸是墓田”,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布衣(平民),表达了他对世事的忧虑与悲悯之情。同时,提出疑问“何处松楸是墓田”,既是对忠诚之士埋骨之地的探寻,也是对后人如何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忠诚精神的崇高赞美,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我昔道豳陟彼岨,嵌空岩石疑世无。
晚来海股观奇胜,自笑坐井真瞀儒。
后娲百鍊太古雪,点缀裸壤峰峰殊。
碧幢翠盖亦千岁,衬藐姑射莹肌肤。
初游一岩已叹绝,导者乃比大小巫。
清漪外缭中矗起,庨豁乍入翻回纡。
幕天四垂阶级绝,绕壁鬼物群睢盱。
犹龙西出不见尾,却占香火骄浮屠。
颇嫌俗构累真面,安得秉畀重枝梧!
左旋一洞俯偻进,持炬百武愁攀扶。
日光忽漏得盘坐,下有清沘游鯈俱。
渊然石响从所扣,洪者钟鼓纤琴竽。
蛮荒筚路怪得此,造化泄秘将谁娱?
谢诗柳记料无分,草草一至衰怜吾。
持归奴仆命方广,夜半何当负以趋?
《去老君岩数里山洞益奇日南道院亦供老子》【清·陈宝琛】我昔道豳陟彼岨,嵌空岩石疑世无。晚来海股观奇胜,自笑坐井真瞀儒。后娲百鍊太古雪,点缀裸壤峰峰殊。碧幢翠盖亦千岁,衬藐姑射莹肌肤。初游一岩已叹绝,导者乃比大小巫。清漪外缭中矗起,庨豁乍入翻回纡。幕天四垂阶级绝,绕壁鬼物群睢盱。犹龙西出不见尾,却占香火骄浮屠。颇嫌俗构累真面,安得秉畀重枝梧!左旋一洞俯偻进,持炬百武愁攀扶。日光忽漏得盘坐,下有清沘游鯈俱。渊然石响从所扣,洪者钟鼓纤琴竽。蛮荒筚路怪得此,造化泄秘将谁娱?谢诗柳记料无分,草草一至衰怜吾。持归奴仆命方广,夜半何当负以趋?
https://shici.929r.com/shici/z9A1U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