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爆竹似平时,八十衰残不自知。
何意蜷居一楼地,适来罗拜五男儿。
君臣义在难归老,弟妹情长奈远离。
混一车书终可待,天心人事正推移。
通宵爆竹似平时,八十衰残不自知。
何意蜷居一楼地,适来罗拜五男儿。
君臣义在难归老,弟妹情长奈远离。
混一车书终可待,天心人事正推移。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陈宝琛所作,题为《除夕》。诗中描绘了除夕之夜,尽管诗人已届八十高龄,身体衰弱,但仍然感受到节日的热闹气氛,如同往常一样听到通宵的爆竹声。他感叹自己身处高楼,与五个儿子团聚,深感亲情的温暖,同时也表达了对君臣大义的理解和对家国未来的期待。
"君臣义在难归老"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忠诚和责任的坚守,即使年迈也不忘国家和君主的情谊。"弟妹情长奈远离"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尽管因远离而无法常常相聚。最后两句"混一车书终可待,天心人事正推移",寓意着统一和文化传承的目标终将实现,天意人事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展现出诗人对国家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国家和社会变迁的独特感悟。
性不耐喧聒,况遭疥痒牵。
此物有朋党,一搔千窍连。
幽阴及肘股,烂漫罗胁肩。
城狐及社鼠,不如汝穴坚。
蚁虱犹外患,尔独腠理穿。
百药既不醒,取说聊自完。
闲邪自检束,敛容如见贤。
彼亦畏天理,亦有负其顽。
既不废谈笑,亦不妨食眠。
万事贵隐忍,此方老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