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十二日晨起作》
《正月十二日晨起作》全文
清 / 李希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昨夜萧萧风雨过,落花狼藉上庭莎。

故人别后论诗少,心绪春来中酒多。

纵饮已拚千日醉,劳生谁续百年歌。

怕临南浦销魂地,曾共江郎赋绿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心境的细腻感受。首句“昨夜萧萧风雨过,落花狼藉上庭莎”以风雨后的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氛围,落花与庭莎的交织,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示了人事的无常。

接着,“故人别后论诗少,心绪春来中酒多”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思念和对当前心境的感慨。在春天到来之际,诗人因思念故人而饮酒,情绪低落,这不仅反映了季节更替对人心态的影响,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纵饮已拚千日醉,劳生谁续百年歌”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似乎在借酒浇愁,渴望通过醉酒来暂时忘却生活的劳苦与烦恼,但又感叹于生命的短暂,无人能为这漫长岁月续写永恒的歌。这种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最后,“怕临南浦销魂地,曾共江郎赋绿波”以具体的地点和情境,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害怕再次面对那让他心碎的地方,那里曾与友人共同留下美好回忆,如今却只能独自面对,心中充满了哀愁。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往昔友情的怀念,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感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李希圣

李希圣
朝代:清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十六字令

风。成阵飞花舞落红。轩轩意,衫袖欲凌空。

(0)

秋夜

月移花影动,风送绣帘斜。

夜冷人声寂,萤火透碧纱。

(0)

游云栖谒莲池大师塔

云栖背西湖,浩荡宜江景。

到门山又合,步步人孤冷。

莲池旧道场,僧众具纲领。

略参入世法,肃客进瓯茗。

无住方味禅,入林忽思笋。

率性本自然,觉妄异俄顷。

深廊昼悄悄,寒翠上襟领。

还寻祖师塔,飞雨过峰顶。

万竹无一斜,烟云自严整。

始知物象微,戒力常昭炯。

嗟余脱世网,颓放失修绠。

坐收海潮音,胜闻晨钟警。

窅然吾丧我,遒境倘可引。

(0)

游灵隐寺

灵鹫下层霄,翼覆东西峰。

仙山此堂奥,镇以飞阁雄。

我来丧乱馀,三年一孤筇。

松柏见威仪,双涧回天风。

森然千佛场,驰道青濛濛。

高蝉无停响,静壑窥玲珑。

诸天在咫尺,喧寂皆灵踪。

冷泉出亭根,照我再来容。

汲深性不灭,清极圣可逢。

生平尤悔心,不为寺楼钟。

一鸟驮禅去,下方云正封。

(0)

泛黄河自宁夏达包头镇舟行杂咏·其三

古塞名王府,森森万木青。

地形连朔漠,国论弛藩屏。

世绝天亲贱,兵荒互市停。凄凉逐客令,十口已?仃。

(0)

泛黄河自宁夏达包头镇舟行杂咏·其二

日落长城窟,悲风起贺兰。

草肥知马健,地僻引渠宽。

石色天西尽,人心乱后看。

无为怨回纥,生事日千端。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