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云栖谒莲池大师塔》
《游云栖谒莲池大师塔》全文
清 / 俞明震   形式: 古风

云栖背西湖,浩荡宜江景。

到门山又合,步步人孤冷。

莲池旧道场,僧众具纲领。

略参入世法,肃客进瓯茗。

无住方味禅,入林忽思笋。

率性本自然,觉妄异俄顷。

深廊昼悄悄,寒翠上襟领。

还寻祖师塔,飞雨过峰顶。

万竹无一斜,烟云自严整。

始知物象微,戒力常昭炯。

嗟余脱世网,颓放失修绠。

坐收海潮音,胜闻晨钟警。

窅然吾丧我,遒境倘可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云栖,探访莲池大师塔的所见所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栖的自然风光与静谧氛围,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

首句“云栖背西湖,浩荡宜江景”点明了地点,西湖的背景与云栖的景色相得益彰,营造出开阔而宁静的意境。接着“到门山又合,步步人孤冷”描绘了进入云栖后,山峦环抱,步步皆是幽静与孤独之感,体现了云栖环境的独特魅力。

“莲池旧道场,僧众具纲领”提到莲池作为佛教道场的历史与现状,僧侣们遵循着严格的教规,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略参入世法,肃客进瓯茗”则展示了僧侣们在修行之余,也关注世俗生活,以茶待客,体现了佛法与日常生活的融合。

“无住方味禅,入林忽思笋”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体悟禅意,即使是在林间散步时,也会不经意地联想到自然界的生长现象。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佛法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率性本自然,觉妄异俄顷”强调了顺应本性,回归自然的重要性,认为短暂的妄念与真实的自我相比,不过是瞬间的幻象。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与理解。

“深廊昼悄悄,寒翠上襟领”描绘了云栖深处的幽静景象,阳光透过树梢,洒在廊道上,给人一种清凉与宁静的感受。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也是诗人内心平静与安宁的象征。

“还寻祖师塔,飞雨过峰顶”提到了诗人探访莲池大师塔的过程,尽管天空中飘起了细雨,但这种自然现象并未影响诗人的心情,反而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的气息。

“万竹无一斜,烟云自严整”描述了竹林中的景象,竹子挺拔直立,烟云缭绕,展现出一种和谐与秩序之美。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佛法中和谐与秩序的隐喻。

“始知物象微,戒力常昭炯”表达了诗人通过这次旅行,开始认识到万物细微之处蕴含的真理,以及戒律在修行中的重要性。这体现了诗人对佛法深入理解后的感悟。

最后,“嗟余脱世网,颓放失修绠”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状态的反思,感叹自己曾被世俗束缚,如今得以解脱,但同时也意识到修行之路的艰难。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修行之间关系的思考。

“坐收海潮音,胜闻晨钟警”提到诗人坐在云栖之中,仿佛能听到大海的潮声,这比清晨寺庙的钟声更能触动心灵。这不仅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觉醒与启示。

“窅然吾丧我,遒境倘可引”表达了诗人通过这次旅行,达到了一种超越自我、融入自然的境界,仿佛找到了一条通往更高层次精神世界的道路。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和修行目标的深刻探索与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云栖的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佛法、人生真谛的深刻感悟与追求,以及对自由与修行之间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俞明震

俞明震
朝代:清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诗,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證道歌·其七十

河沙诸佛体皆同,如今端坐大雄峰。

森罗万象无藏隐,元来只在一尘中。

(0)

證道歌·其二一四

入海算沙徒自困,无本随商过海门。

眼睹千珍并万宝,归来不得一文分。

(0)

颂古九十八首·其六十七

信地无闲处,知心用不非。

微尘佛国土,妙在一毫釐。

应当如是见,所说但随宜。

古锥无做作,谩把布毛吹。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一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持诵心无辍,不事闲言说。

夜夜礼观音,水里捞明月。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一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是法无高下,纯一非昼夜。

无故亦无新,非真亦非假。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六如理实见分第五

华胥梦易惺,尽属髑髅精。

却将梦说梦,何日得超升。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