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荀道士归庐山》
《送荀道士归庐山》全文
唐 / 李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先生归有处,欲别笑无言。

绿水到山口,青林连洞门。

月明寻石路,云霁望花源。

早晚还乘鹤,悲歌向故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xúndàoshìguīshān
táng / duān

xiānshēngguīyǒuchùbiéxiàoyán
绿shuǐdàoshānkǒuqīnglínliándòngmén

yuèmíngxúnshíyúnwànghuāyuán
zǎowǎnháichéngbēixiàngyuán

注释
先生:指有学问或地位的人。
归有处:有自己的归宿之地。
笑无言:笑容中带着无声的离愁。
绿水:清澈的流水。
山口:山涧的出口。
青林:青翠的树林。
洞门:山洞的入口。
月明:月光皎洁。
石路:石头铺成的小路。
云霁:云层消散,天气放晴。
花源:象征着理想的乐土或美好之地。
早晚:早晚有一天。
乘鹤:古代神话中仙人常乘鹤往来。
故园:故乡,家乡。
翻译
先生你有自己的归宿,离别时笑容中带着无尽的沉默。
碧绿的水流汇入山口,青翠的树林连接着洞穴的门扉。
明亮的月光照亮石头小路,云散后眺望那花的源头。
早晚有一天你会乘鹤归来,满怀悲伤的歌声向着故乡响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先生返回其居所时的情景,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开篇“先生归有处,欲别笑无言”表达了告别时的无奈与留恋,虽有千言万语却难以出口,只能通过微笑来掩饰内心的不舍。

接下来的“绿水到山口,青林连洞门”则是对归去之地自然景观的描绘。清澈的溪流流经山脚,苍翠欲滴的树木与洞穴相连,营造出一片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意境。

“月明寻石路,云霁望花源”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夜晚在明月下漫步于布满苔藓的古道上,白日里则是在细雨中仰望那些隐藏在花丛中的山泉。这些景象不仅是外部世界的写照,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末尾“早晚还乘鹤,悲歌向故园”则表达了对归去之地无尽的情感投入,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乘坐传说中的仙鹤,不仅象征着诗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更是他内心对于自由、超脱和永恒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致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意境,是一首集美好生态描绘与个人情感表达于一体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端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李山风雪杉松卷

千峰如睡玉为皴,落落拿空本色真。

茅屋把书寒不辍,斯人应是友松人。

(0)

顺义县行宫对雨

离宫已萧寂,秋雨助凄凉。

一晌偏成忆,千秋罢举觞。

羽寒愁棘雀,声咽怨阶螀。

遣拨吾原惯,其如镇搅肠。

(0)

题名画大观十帧·其六竹溪亭子

山势巃嵷竹韵幽,孤亭如笠俯清流。

抱琴童子桥头住,席草先生物外游。

(0)

汉柏

殿角阴森翠影拿,濛濛常自护云霞。

子房学得赤松术,风度而今见汉家。

(0)

张若澄秋林叠嶂图

底事林峦爱寄情,每看文笔洒然清。

生秋庭里诗为画,炼雪斋中弟继兄。

隔岁萦怀吟且置,一番触目兴偏生。

碧云天在高山外,题作排空雁字横。

(0)

倪云林秋林山色图

元称四大家,逸品推倪迂。

师承自北苑,笔与造化俱。

小景夙所见,秋林位置殊。

一扫了了习,不失太古初。

峣峰既隐轸,雄霓时卷舒。

疑有风吹林,已见波绉湖。

不宁供游历,此中乃可居。

画禅大法眼,岂伊邪许徒。

因忆乔林乔,未识渔庄渔。

得陇而望蜀,知足其谁乎。

呵冻志长言,聊以适三馀。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