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称四大家,逸品推倪迂。
师承自北苑,笔与造化俱。
小景夙所见,秋林位置殊。
一扫了了习,不失太古初。
峣峰既隐轸,雄霓时卷舒。
疑有风吹林,已见波绉湖。
不宁供游历,此中乃可居。
画禅大法眼,岂伊邪许徒。
因忆乔林乔,未识渔庄渔。
得陇而望蜀,知足其谁乎。
呵冻志长言,聊以适三馀。
元称四大家,逸品推倪迂。
师承自北苑,笔与造化俱。
小景夙所见,秋林位置殊。
一扫了了习,不失太古初。
峣峰既隐轸,雄霓时卷舒。
疑有风吹林,已见波绉湖。
不宁供游历,此中乃可居。
画禅大法眼,岂伊邪许徒。
因忆乔林乔,未识渔庄渔。
得陇而望蜀,知足其谁乎。
呵冻志长言,聊以适三馀。
此诗描绘了一幅倪云林的《秋林山色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倪云林作品中的自然之美与艺术之妙。诗中提到“元称四大家,逸品推倪迂”,赞美倪云林在元代四大家中的卓越地位,其作品被推崇为逸品。接着,“师承自北苑,笔与造化俱”点明了倪云林师承自北苑,其绘画技巧与自然融为一体。
“小景夙所见,秋林位置殊”描述了倪云林作品中对小景的独特处理,尤其是秋天树林的布局,与众不同。诗人进一步赞扬:“一扫了了习,不失太古初”,指出倪云林的画作摒弃了陈规俗套,保留了原始的自然风貌。
“峣峰既隐轸,雄霓时卷舒”描绘了山峰与彩虹的动态美,暗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接下来,“疑有风吹林,已见波绉湖”则通过风动林摇和湖面波纹的景象,表现了画面的生动与和谐。
“不宁供游历,此中乃可居”表达了对画中景色的喜爱与向往,仿佛置身其中,可以尽情游历。最后,“画禅大法眼,岂伊邪许徒”强调了倪云林作品中的禅意与深邃,非同寻常。
诗人还回忆起自己与乔林乔、渔庄渔的交往,以及对“得陇望蜀”的感慨,表达了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全诗通过对倪云林作品的赞美,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艺术真谛的追求。
巍巍天目峰,高大压南纪。
崩泉初滥觞,奔放成兹水。
分流为苕霅,汇此古城里。
滔滔逝不停,脉脉来难止。
极目更清寒,漪漪澄遥滓。
朝来春雨涨,汹涌蛟龙喜。
舟樯纷来往,万斛等一苇。
翻翻轻鸥逝,袅袅渔歌起。
我欲把钓竿,来问玄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