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夕过东林寺同晓公谈禅》
《除夕过东林寺同晓公谈禅》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古风

林磬何悠悠,庭雪复灿灿。

冲寒过支公,相围地炉炭。

一谈得真蕴,贝叶徒满案。

学禅若栽松,老有万枝干。

谁能顿悟间,森然俱斩断。

见心是道侣,寂寂坐夜半。

慧灯无际光,照破几梦幻。

生死譬朝夕,岁尽岂嗟叹。

处世各有缘,焉得不聚散。

明春杖锡行,孤云渺天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除夕之夜拜访东林寺并与僧人晓公探讨禅理的情景。首句“林磬何悠悠”,以悠长的钟声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深远的氛围。接着“庭雪复灿灿”一句,通过雪光的映照,进一步渲染了冬夜的宁静与纯净。

“冲寒过支公,相围地炉炭”描述了诗人不畏严寒,前往寺庙与僧人共话禅机的画面。地炉炭火的温暖与室外的寒冷形成对比,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纷扰相对立。

“一谈得真蕴,贝叶徒满案”表明了禅谈的深入,使得讨论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如同堆积的贝叶经文一样。这里巧妙地将传统佛教的文献与实际的对话联系起来,强调了禅学的精髓在于心灵的交流而非文字的堆砌。

“学禅若栽松,老有万枝干”运用比喻,将学习禅学比作种植松树,随着时间的推移,松树会长出无数枝干,象征着禅学的智慧和修行的成果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而不断增长。

“谁能顿悟间,森然俱斩断”表达了顿悟的难度,即使是在瞬间,也难以彻底斩断心中的杂念和迷惑,暗示了禅学追求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净化。

“见心是道侣,寂寂坐夜半”指出真正的修行者是那些能够静心内观的人,他们能够在深夜独自冥想,与自己的内心深处对话。

“慧灯无际光,照破几梦幻”强调了智慧之光的永恒与无限,它能够穿透虚幻的梦境,揭示真相。

“生死譬朝夕,岁尽岂嗟叹”将生命中的生与死比作日常的朝夕更替,提醒人们不必对生命的终结感到悲伤,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非结果。

“处世各有缘,焉得不聚散”反映了人生的无常,无论是相聚还是离散,都是命运的安排,应以平和的心态面对。

最后,“明春杖锡行,孤云渺天畔”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诗人将再次踏上修行之旅,如同孤云在天边飘荡,自由而独立。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自然与宇宙的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县僚祷雨盘藤庙连日大澍次韵黄超然

□□□□□□□,□□□□□□□。

□□□□上林抄,半空云走挟雷声。

旱妖作魃乘时起,天意为霖转眄成。

莫问田畴水深浅,县前江已拍堤平。

(0)

送苏元老自舂陵还龙阳

云渺苍梧湘渚阔,烟帆初转九疑高。

相逢未卒寒温语,此别更为魂梦劳。

江水江花自今古,湖南湖北足风涛。

何时舍棹登平陆,却上晴天跨巨鳌。

(0)

次韵罗世英

蒙山三十年前话,耸壑昂霄见此郎。

云子新粳抄饭白,石泉击火试茶香。

英豪满坐惊头角,锦绣诗成出肺肠。

此日此公逢此客,更传秋榜助飞觞。

(0)

和端礼惜花苦风雨之句

花逢暮境已侵寻,庭值狂风不可禁。

已捲残红随日脚,更吹嫩柳到眉心。

明朝藉地犹堪醉,小雨笼晴未作阴。

骑马访君春好在,不劳钟鼓报新音。

(0)

送郭教授

蛮域经年住,飘然见古风。

新编文似锦,高论气如虹。

杖屦容追步,箴规有发蒙。

方期亲謦欬,吾道又将东。

(0)

秋郊晓兴

玉露三秋夜,银河八月凉。

山虚响相答,江静练浮光。

雨足园蔬茂,年丰稻穟长。

不忧群雀噪,鸣凤在朝阳。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