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初识小冯君,鞭靮何妨驭晏婴。
三世卿云涪水秀,一门巢许蜀山清。
飘零殊幸逢公子,邂逅相看不世情。
入手华标归早晚,愿扶藜杖出山迎。
年来初识小冯君,鞭靮何妨驭晏婴。
三世卿云涪水秀,一门巢许蜀山清。
飘零殊幸逢公子,邂逅相看不世情。
入手华标归早晚,愿扶藜杖出山迎。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新的作品,名为《送冯梦授试礼部(其二)》。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浓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小冯君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年来初识小冯君,鞭靮何妨驭晏婴。” 这两句开篇即刻画出与小冯君初次相识的情景,“鞭靮”指的是马鞭,“驭晏婴”则是比喻两人关系的密切和对彼此的尊重。
“三世卿云涪水秀,一门巢许蜀山清。” 这两句描绘了小冯君家族的悠久历史以及家风的纯洁。这里的“三世卿云”指的是家族的显赫,“涪水秀”和“蜀山清”则形容其家族之美德。
“飘零殊幸逢公子,邂逅相看不世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与小冯君不期而遇的幸运感到,以及这种缘分非同寻常。
“入手华标归早晚,愿扶藜杖出山迎。”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小冯君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鼓励和祝福,希望他能早日成功归来,并表达了自己愿意去迎接他的美好心愿。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才华与品性的赞扬,以及对友情深厚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李新温馨而真挚的个性。
故人早负干将器,谁言未展平生意。
想君畴昔高步时,肯料如今折腰事。
且知投刃皆若虚,日挥案牍常有馀。
槐暗公庭趋小吏,荷香陂水脍鲈鱼。
客里相逢款话深,如何岐路剩沾襟。
白云西上催归念,颍水东流是别心。
落日征骖随去尘,含情挥手背城闉。
已恨良时空此别,不堪秋草更愁人。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
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
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
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
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
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
况经梅雨来,色黯花草死。
移家入新宅,罢郡有馀赀。
既可避燥湿,复免忧寒饥。
疾平未还假,官闲得分司。
幸有俸禄在,而无职役羁。
清旦盥漱毕,开轩卷帘帏。
家人及鸡犬,随我亦熙熙。
取兴或寄酒,放情不过诗。
何必苦修道,此即是无为。
外累信已遣,中怀时有思。
有思一何远,默坐低双眉。
十载囚窜客,万里征戍儿。
春朝锁笼鸟,冬夜支床龟。
驿马走四蹄,痛酸无歇期。
硙牛封两目,昏闭何人知。
谁能脱放去,四散任所之。
各得适其性,如吾今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