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通渔艇,低花损帽檐。
东风日夜起,幽兴此中添。
浅水通渔艇,低花损帽檐。
东风日夜起,幽兴此中添。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情感的和谐交融。首句“浅水通渔艇”,以“浅水”和“渔艇”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水乡图景,仿佛能听到远处渔舟唱晚的声音,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水面轻轻荡漾。次句“低花损帽檐”,通过“低花”与“损帽檐”的细节描写,既展现了花朵的娇嫩与繁茂,也暗示了诗人漫步花间时的闲适与自在,帽子被花瓣轻触,留下了一丝春意盎然的痕迹。
“东风日夜起”一句,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融入诗中,东风不仅带来了温暖,也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让整个世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最后,“幽兴此中添”,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这种“幽兴”不仅仅是对外界美景的欣赏,更是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珍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心灵的自由释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水乡的美丽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
荀令园林好,山公游赏频。
岂无花下侣,远望眼中人。
斜日渐移影,落英纷委尘。
一吟相思曲,惆怅江南春。
别侣孤鹤怨,冲天威凤归。
容光一以间,梦想是耶非。
芳讯远弥重,知音老更稀。
不如湖上雁,北向整毛衣。
江北万人看玉节,江南千骑引金铙。
凤从池上游沧海,鹤到辽东识旧巢。
城下清波含百谷,窗中远岫列三茅。
碧鸡白马回翔久,却忆朱方是乐郊。
一家何啻十朱轮,诸父双飞秉大钧。
曾脱素衣参幕客,却为精舍读书人。
离筵雒水侵杯色,征路函关向晚尘。
今日山公旧宾主,知君不负帝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