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当南塞,关门咫尺中。
梅花秦锁钥,桂树越房栊。
六县师明德,三城待圣功。
相如惭未学,亦欲就文翁。
五马当南塞,关门咫尺中。
梅花秦锁钥,桂树越房栊。
六县师明德,三城待圣功。
相如惭未学,亦欲就文翁。
这首诗描绘了南塞的壮丽景象与人文气息。首联“五马当南塞,关门咫尺中”以“五马”象征尊贵与威严,描绘出南塞边关的雄伟与庄严,而“咫尺中”的关门则体现了边关的险要与重要性。接着,“梅花秦锁钥,桂树越房栊”两句,运用了梅花和桂树的意象,分别象征着边关的坚固与守护,以及边地的繁荣与生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边防军事相结合。
“六县师明德,三城待圣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六县”与“三城”,展现了边疆地区的广阔与复杂,同时也暗示了对明君圣主的期待与敬仰,希望他们能带来和平与繁荣。最后,“相如惭未学,亦欲就文翁”表达了诗人自谦的态度和对教育的重视,他虽自感学识不足,但仍渴望像文翁那样,为地方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培养人才,促进文化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边塞的壮美与边防的重要性,还蕴含了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以及教育兴邦的深切期盼,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简略非世器,委身同草木。
逍遥精舍居,饮酒自为足。
累日曾一栉,对书常懒读。
社腊会高年,山川恣游瞩。
明世方选士,中朝悬美禄。
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
愧忝郎署迹,谬蒙君子录。
俯仰垂华缨,飘飖翔轻毂。
行将亲爱别,恋此西涧曲。
远峰明夕川,夏雨生众绿。
迅风飘野路,回首不遑宿。
明晨下烟阁,白云在幽谷。
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
野泉几处侵应尽,不遇山僧知问谁。
多病守山郡,自得接嘉宾。
不见三四日,旷若十馀旬。
临觞独无味,对榻已生尘。
一咏舟中作,洒雪忽惊新。
烟波见栖旅,景物具昭陈。
秋塘唯落叶,野寺不逢人。
白事廷吏简,闲居文墨亲。
高天池阁静,寒菊霜露频。
应当整孤棹,归来展殷勤。
今日重九宴,去岁在京师。
聊回出省步,一赴郊园期。
嘉节始云迈,周辰已及兹。
秋山满清景,当赏属乖离。
凋散民里阔,摧翳众木衰。
楼中一长啸,恻怆起凉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