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菱词》
《采菱词》全文
明 / 江源   形式: 乐府曲辞

采菱复采菱,东湖复西湖。

耻邀淇上女,但约邻家姑。

湖水何悠悠,薰风亦徐徐。

水深菱叶吧,水泄菱叶枯。

采采去复来,川路何萦迂。

但恐刺织手,不愁湿罗襦。

徘徊思幽独,打起双飞凫。

回船日已暮,明月生菰蒲。

(0)
鉴赏

这首《采菱词》描绘了江南水乡女子采菱的生动场景,充满了清新自然的气息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先,诗人以“采菱复采菱,东湖复西湖”开篇,通过反复的“采菱”动作和“东湖”、“西湖”的并列,营造出一种忙碌而充满生机的劳动氛围,同时也暗示了采菱活动的广泛性和季节性。

接着,“耻邀淇上女,但约邻家姑”两句,通过对比淇上的女子和邻家姑的活动,突出了采菱女子的独立自主和对传统礼俗的淡然态度,展现了她们在劳动中的自由与快乐。

“湖水何悠悠,薰风亦徐徐”描绘了湖面的宁静与微风的轻柔,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的自然环境,为采菱活动提供了背景。

“水深菱叶吧,水泄菱叶枯”则通过菱叶的生长与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同时也反映了采菱女子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接受。

“采采去复来,川路何萦迂”表现了采菱女子的勤劳与坚韧,以及面对复杂路径时的耐心与坚持。

“但恐刺织手,不愁湿罗襦”一句,既体现了女子对劳动工具的爱护,也展现了她们对劳动成果的自信与乐观。

最后,“徘徊思幽独,打起双飞凫”表达了女子在劳作之余的孤独思考,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通过“双飞凫”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回船日已暮,明月生菰蒲”以日落月升的自然景象收尾,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一天劳作的结束和新的开始,充满了生活的哲理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采菱女子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和女性的勤劳、智慧与情感世界,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生活画卷。

作者介绍

江源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猜你喜欢

哭郑蕙圃八首·其二

白玉楼为记,翩然去不辞。

六旬应念父,七岁忍抛儿。

黄卷生前事,青衫死后遗。

幽明从此隔,渺渺竟安之。

(0)

送欧阳允坚辽东省兄

辽阳去家八千里,阿兄荷戈渡辽水。

北风吹沙海涛起,千艘万艘去如矢。

阿兄去时衣裳单,毡帐夜长衾半寒。

我欲求兄一相见,徂往不愁道路难。

舍下妻孥自相保,春雨山田种须早。

假令海水平平可树桑,誓不见兄不来乡。

(0)

题雪竹红梅

兔园酣宴侍梁王,翡翠帘垂锦幄张。

银烛烧残天不曙,佳人队队舞霓裳。

(0)

题冷载阳小景四首·其一

朝回典却衣,酒债仍常有。

何处写幽怀,村村是花柳。

(0)

寄仲述

我别陈郎今二年,暮云春树两茫然。

衣冠已喜无人见,姓氏何由有客传。

能赋相如宁在蜀,多才乐毅竟趋燕。

君亲老母俱霜鬓,拟向秋风买钓船。

(0)

睹银河怀人

河汉高且远,迢迢亘长天。

与君隔秋水,河汉遥相连。

思君睹河明,心目恒娟娟。

河明有时没,我心终不捐。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