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楼为记,翩然去不辞。
六旬应念父,七岁忍抛儿。
黄卷生前事,青衫死后遗。
幽明从此隔,渺渺竟安之。
白玉楼为记,翩然去不辞。
六旬应念父,七岁忍抛儿。
黄卷生前事,青衫死后遗。
幽明从此隔,渺渺竟安之。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申佳允悼念郑蕙圃的第二首诗。诗人以“白玉楼”为背景,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哀思和不舍。"翩然去不辞"描绘了郑蕙圃离世的突然和无悔,显示出他对生命的淡然态度。接着,诗人回忆郑蕙圃生前的孝顺,六十高龄仍挂念父亲,七岁时就已懂得忍痛离别孩子,体现了他的亲情深重。"黄卷生前事,青衫死后遗"借书籍和衣衫寄托对郑蕙圃生平的追忆,暗示他一生勤奋好学,朴素节俭。最后,诗人感叹阴阳相隔,生死永别,内心充满迷茫与无奈,以"幽明从此隔,渺渺竟安之"收束,表达了对郑蕙圃无尽的哀思和对未知命运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满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衫。
佳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
湖光山色共争秋,一点尘埃无觅处。
沉沉水底见青天,画舸直疑天上去。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