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其一》
《临江仙·其一》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0)
注释
轻雷:雷声不大。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月华:月光、月色之美丽。
这里指月亮。
画栋:彩绘装饰了的梁栋。
玉钩:精美的帘钩。
帘旌:帘端下垂用以装饰的布帛,此代指帘幕。
簟:竹席。
水精:即水晶。
堕:脱落。
翻译
柳林外传来轻轻的雷鸣,池上细雨蒙蒙;雨声浙淅沥沥,滴在荷叶上发出细碎之声。不久小雨即停,小楼西角显现出被遮断的彩虹。我们靠倚栏杆旁,直等到月亮东升。
燕子飞回门前,窥伺着飞到画梁间;我从玉钩上放下门帘。床上竹席纹路平展,好像清凉的水波,却无波纹涌动。床头放着水晶双枕,她的金钗从发上坠下,横放枕边。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小楼的画面。"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轻雷微响,细雨如丝,落在池塘的荷叶上,声音清脆,仿佛敲打着自然的乐章。"小楼西角断虹明",雨过天晴,一道彩虹挂在小楼西角,增添了几分色彩与诗意。

接下来的"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写词人独自倚靠栏杆,期待着月光的升起,流露出一种静谧而期待的心情。"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燕子穿梭于画栋之间,轻盈地探头,而帘子轻轻垂下,暗示着词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两句"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描绘了室内清凉宁静的氛围,水面波纹不兴,如同光滑的竹席,而精致的水晶枕旁,似乎有一只失落的发钗,增添了些许女性的柔情和寂寞。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雨后的景色,以及词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宋词的婉约之美。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重过崇寿观赠徐羽士

笼鹅忆往事,放鹤此重来。

小别三千岁,碧桃花又开。

丹还驻妙景,云冷卧香台。

清浅蓬莱路,麻姑日几回。

(0)

虎牙滩

前日过铜柱,今晨望虎牙。

性命付孤舟,急滩纷若麻。

江束湍淅怒,轰轰走鸣沙。

乱石森牡齿,揭天虎口砑。

悬流触石转,百折飞浪花。

有时喷淖起,水石相谽谺。

斗矗一间屋,盘作千寻洼。

俯愁裂坤轴,仰见侧日车。

偶与赍俱入,便闯龙伯家。

柁师工撇捩,凝竦不敢哗。

狎恰已出险,身手良可夸。

桅镫步头舣,旅鬓悲鬖髿。

饥寒真有力,迫我轻三巴。

(0)

华严中顶

五步一留连,十步一错愕。

及来造兹顶,聊憩华严阁。

下俯群岭趋,岭翠纷上薄。

阑干凌万仞,石海波浪作。

波远天四空,骋望极寥廓。

水画嘉阳田,云抹成都郭。

晴霞亘如练,千里气参错。

顾兹本非顶,虚中无倚著。

乃知大峨心,万象此开拓。

(0)

九月十二日集范湖草堂补作重九有赋

乌蟾过眼何骎骎,鸱夷祠外虚登临。

萸囊菊枕已陈迹,一杯终要开烦襟。

夙兴天色喜澄爽,三径忽送跫然音。

酒人麇至意良惬,履綦乱印苔花深。

一泓者池碧以浏,一拳者石奇而嵚。

娑罗下覆藤上络,引吭飞出双青禽。

斯园踞胜五百载,岳曹相继高风钦。

烟云一旦落吾手,古倏成古今成今。

陶庄黄雀马簖蟹,佐以新酿循环斟。

及时行乐语非诞,■松渐见霜毛侵。

坡翁南迁寄儋耳,放翁老病居山阴。

开樽类不拘节候,达人寓物无成心。

去年万子客京国,黑窑广外高台寻。

朋笺好事补佳会,惜余未获陪冠簪。

天南天北等牢落,悲秋但效寒虫吟。

凭阑旧雨入遐想,斜阳西堕鸦投林。

(0)

送陈梅岑长钧之任武冈学博

莫厌清贫甚,儒林幸又君。

几人陈古义,吾道在斯文。

珍重青毡席,淋漓白练裙。

从来饶笔墨,况对乱峰云。

(0)

过大关

连山如水涌,起伏皱波纹。

窄径穿林薄,微光照夕曛。

荒村茅店古,石涧细流分。

风景故乡近,遥遥南岭云。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