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气开重九,流芳会此时。
入餐方得理,欲摘未应私。
白露谁为泫,青尊若与随。
平分桃李色,勿使艳阳知。
含气开重九,流芳会此时。
入餐方得理,欲摘未应私。
白露谁为泫,青尊若与随。
平分桃李色,勿使艳阳知。
这首诗描绘了在重阳节之际,诗人对菊花的深情赞美与欣赏。通过“含气开重九,流芳会此时”两句,诗人巧妙地将菊花盛开的景象与重阳佳节相联系,赋予了菊花一种特殊的节日氛围。接下来,“入餐方得理,欲摘未应私”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尊重与珍惜,暗示了菊花不仅是一种观赏之物,更蕴含着某种深刻的道理或寓意,不应轻易采摘以满足个人私欲。
“白露谁为泫,青尊若与随”两句则运用了象征手法,以白露的轻盈和青尊(酒器)的随行,来比喻菊花在秋风中的轻盈姿态和诗人内心的愉悦与陶醉。最后,“平分桃李色,勿使艳阳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希望菊花能与桃李共享秋天的色彩,但又不希望过于张扬,保持一种内敛而高雅的姿态,如同秋天的阳光般温暖而不夺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和谐统一。
四足胎而生,两足卵而育。
间亦有相反,大同而小独。
羽者孚以长,外白其中黄。
造物有神权,自然含阴阳。
鹅鸭与埘鸡,六畜本一例。
而何巧拙殊,伊谁令愚智。
鸡巧善翼卵,鹅鸭每不能。
人审知其然,果裸格物情。
持将鹅鸭卵,杂置鸡卵内。
牝鸡乃不猜,一一为抚字。
啄壳忽成形,顾复多慈情。
唼藻入水去,鸡怅非已生。
鹅鸭岂真拙,藏拙他代劳。
鸿雁与鵁鶄,抱鷇秃翰毛。
览物得奇会,咄哉彼痴鸡。
翼其白公胜,宁非汝子西。
灾馀疠必行,古人言之矣。
将为徐州行,大吏云宜止。
去去关民瘼,宁忍复避此。
铜山莅古邑,菜色嗟惄视。
蓝缕鲜完衣,踉跄或无屣。
实泽果遍及,仍然故何以。
太医虽庸医,玉缺珷玞美。
四乡分往救,所司拨药饵。
斯固子产惠,应胜魏公指。
视尔伤曷瘳,曰予愧无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