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真七日,丘壑倍相思。
历险韩公癖,惊人谢朓诗。
探奇入村寺,引古问遗碑。
惭我风尘客,山灵应笑痴。
山中真七日,丘壑倍相思。
历险韩公癖,惊人谢朓诗。
探奇入村寺,引古问遗碑。
惭我风尘客,山灵应笑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入山林,沉浸于自然之美的独特体验。首句“山中真七日”,点明了诗人在此地停留的时间之长,暗示了他与山林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接着,“丘壑倍相思”一句,将山中的景致与内心的思念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山林景色的深切喜爱和怀念。
“历险韩公癖,惊人谢朓诗。”这里巧妙地引用了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字,韩公(可能指韩愈)和谢朓,通过“癖”和“惊”这两个词,既展现了诗人对前人作品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在自然探险中所感受到的震撼和启发。
“探奇入村寺,引古问遗碑。”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探索精神,不仅在自然中寻找奇景,还深入村落寺庙,探寻历史的痕迹,与古人对话,感受时间的流转与文化的积淀。
最后,“惭我风尘客,山灵应笑痴。”诗人自谦为“风尘客”,即行走在尘世间的旅人,与山林的纯净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山林之美的向往和对自身世俗生活的反思。同时,诗人想象山灵对其行为的善意嘲笑,既幽默又富含哲理,体现了他对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以及对自我身份的反思,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理意味的作品。
驱车陟太行,中道车轮折。
挽舟溯河流,中流绠縻绝。
前途郁漫漫,徬徨欲还归。
积雪被长坂,洪涛荡寒晖。
胡不戒未然,阃中慎所之。
徒怀百年志,自贻千里悲。
借令无颠踬,岂念出门非。
且将诟徒御,赢粮一何迟。
隐居求志随所乐,不在渔樵即耕凿。
耕凿能忘帝力深,渔樵不计生意薄。
古人隐名还隐身,纷华盛丽如浮尘。
尊居万乘不可屈,子陵当年耕富春。
今人名隐身不隐,与世驱驰日矛盾。
遂令馀子皆沾名,莘野畴能继伊尹。
华溪忽见耕隐翁,豁我磊落之吟胸。
韬光屏迹能谢俗,但与渔父心相同。
日长耕罢田头坐,正值香花吹雨过。
远村绿树班鸠鸣,近岸青莎黄犊卧。
大耕小耨工不亏,冰青烧土呼群儿。
儿来不惰翁乃喜,坐见禾黍秋离离。
耕隐翁非徒稼穑,由来种田兼种德。
种田必期仓廪丰,种德须当子孙获。
伟哉公之上世叶水心,文章道德光于今。
耳孙奕叶继前美,屣脱富贵归山林。
我今趣装趋上国,回首田园有愧色。
安得同耕陇亩间,驷马高车复何益。
《题叶叔亨南溪耕隐》【明·李辕】隐居求志随所乐,不在渔樵即耕凿。耕凿能忘帝力深,渔樵不计生意薄。古人隐名还隐身,纷华盛丽如浮尘。尊居万乘不可屈,子陵当年耕富春。今人名隐身不隐,与世驱驰日矛盾。遂令馀子皆沾名,莘野畴能继伊尹。华溪忽见耕隐翁,豁我磊落之吟胸。韬光屏迹能谢俗,但与渔父心相同。日长耕罢田头坐,正值香花吹雨过。远村绿树班鸠鸣,近岸青莎黄犊卧。大耕小耨工不亏,冰青烧土呼群儿。儿来不惰翁乃喜,坐见禾黍秋离离。耕隐翁非徒稼穑,由来种田兼种德。种田必期仓廪丰,种德须当子孙获。伟哉公之上世叶水心,文章道德光于今。耳孙奕叶继前美,屣脱富贵归山林。我今趣装趋上国,回首田园有愧色。安得同耕陇亩间,驷马高车复何益。
https://shici.929r.com/shici/awSIMLN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