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三阅月,潇洒一凭窗。
了识隙阴速,未能尘意降。
风漪青草接,沙渚白鸥双。
欸乃云汀外,渔舟唱晚腔。
往来三阅月,潇洒一凭窗。
了识隙阴速,未能尘意降。
风漪青草接,沙渚白鸥双。
欸乃云汀外,渔舟唱晚腔。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赵北口一带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感受。
首句“往来三阅月”,开篇即点明时间跨度,暗示诗人在此地停留之久,通过“往来”二字,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接着“潇洒一凭窗”,描绘出诗人倚窗而坐,欣赏窗外景色的情景,一个“潇洒”字,不仅写出了环境的清幽,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自在。
“了识隙阴速,未能尘意降。”这两句转而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世俗尘嚣的超脱。诗人认识到光阴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却未能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与困扰,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风漪青草接,沙渚白鸥双。”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微风吹拂,波纹轻漾,与青草相连;沙滩上,一对白鸥并肩而立,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又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欸乃云汀外,渔舟唱晚腔。”最后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远方,远处的云汀之外传来渔舟归来的歌声,这歌声悠扬而略带苍凉,仿佛在诉说着一天劳作后的满足与疲惫。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整首诗以情感的深度,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和谐共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赵北口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巧妙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日常琐碎、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