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止非人力,阴晴问老天。
今朝堪着葛,昨日尚穿毡。
异域愁行客,斜阳闻杜鹃。
此怀端可述,崖石费镌研。
行止非人力,阴晴问老天。
今朝堪着葛,昨日尚穿毡。
异域愁行客,斜阳闻杜鹃。
此怀端可述,崖石费镌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路上时,对天气变化的感慨以及对旅途中的异域风情的深切感受。首句“行止非人力,阴晴问老天”表达了人无法控制自然界的阴晴变化,只能向天询问的无奈与接受态度。接着,“今朝堪着葛,昨日尚穿毡”通过对比今日与昨日的穿着,形象地展现了天气的骤变,暗示了旅途中的不可预测性。
“异域愁行客,斜阳闻杜鹃”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诗人的情感与旅途中的自然景象相结合,杜鹃啼鸣在斜阳下更添了几分愁绪,仿佛在诉说着旅人的孤独与忧伤。最后,“此怀端可述,崖石费镌研”表达了诗人想要记录下这份情感,但又觉得难以言表,只能借助于难以磨灭的崖石来寄托自己的思绪,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既有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情感表达。
乘槎欲访三神山,蓬莱咫尺风引还。
炼石五色亦何有,谁信娲皇补天手。
山林钟鼎两不成,何如独坐援孤琴。
醉折幽兰弹古调,空山寂寞无知音。
昨者别兄偶弄指,天风海涛入焦尾。
余音袅袅千里闻,谁识天涯有钟子。
先生当世推经神,主持坛坫三十春。
忽听巴音和白雪,喜舞奚翅登龙门。
中散许传《广陵散》,一洗俗耳筝琶新。
瓦釜雷鸣奚足论,得一知己死何恨。
一弹再鼓忘形骸,孤月寥天印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