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汉花田一望秋,素馨栽罢美人愁。
阎罗法密民犹在,百粤王孙几姓刘。
伪汉花田一望秋,素馨栽罢美人愁。
阎罗法密民犹在,百粤王孙几姓刘。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花田一片金黄,仿佛是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诗人通过“素馨栽罢美人愁”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融合在一起,暗示着即使在美丽的秋景中,也有人因某种原因而感到忧愁。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感和洞察。
接着,“阎罗法密民犹在”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严苛的法律比作阎罗王的法则,形象地表达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不公。这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关注和批判。
最后,“百粤王孙几姓刘”一句,可能暗指南方地区(百粤)的王族后裔,姓刘,这里或许是在感叹时局动荡,王室衰微,或是对某些历史事件的感慨。这一句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交织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隐喻,展现了诗人对时代背景下的个人情感、社会现实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切关注和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总角人家塾,学经至豳诗,治道本耕桑,此理在不疑。
今兹垂九十,谢事居海涯,戴星理农业,未叹筋力衰。
四月筑麦场,五月瀦稻陂。
秉火去螟蝗,磨刀翦棘茨。
西成大作社,歌鼓乐圣时。
岩石著幼舆,风月思玄度。
老子放浪心,常恐迫迟暮。
安得世外人,握手相与语。
吾宗甫里公,奇辞赋渔具。
高风邈不嗣,徒有吟讽苦。
霜风吹短衣,何山不堪住?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