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宿偏桥刚雨夜,异乡孤烛合魂消。
阿儿颇解宽离索,婢子犹能慰寂寥。
边戍此时频击柝,山城何处更吹箫。
跏趺久坐浑忘睡,安得绕愁酒百瓢。
两宿偏桥刚雨夜,异乡孤烛合魂消。
阿儿颇解宽离索,婢子犹能慰寂寥。
边戍此时频击柝,山城何处更吹箫。
跏趺久坐浑忘睡,安得绕愁酒百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偏僻驿站停留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联“两宿偏桥刚雨夜,异乡孤烛合魂消”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独处驿站、雨夜难眠的情景,通过“刚雨夜”和“孤烛”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颔联“阿儿颇解宽离索,婢子犹能慰寂寥”转而描写诗人身边的小孩和仆人对他的陪伴与安慰,尽管这些陪伴无法完全消除他的离愁别绪,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的孤独感。这里通过“阿儿”和“婢子”的形象,展现了人性的温暖与关怀。
颈联“边戍此时频击柝,山城何处更吹箫”则将视角转向远方,通过边防士兵击柝的声音和山城中吹奏的箫声,暗示了战争的紧张局势和远方亲人的思念。这两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使读者感受到诗人身处动荡年代的复杂心情。
尾联“跏趺久坐浑忘睡,安得绕愁酒百瓢”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坐着无法入眠,心中满是愁绪,渴望借酒浇愁却无从实现的无奈。这里的“跏趺”指盘腿而坐,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静坐的状态,而“酒百瓢”则象征着诗人对解脱愁绪的渴望,但现实中的困境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孤独思乡的情感,以及对远方亲人和国家命运的关切,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约客游灵壤,轻云弄薄阴。
薰风自南起,红日未西沉。
会合宁无意,盘桓夙有心。
舍舟登古岸,乘轿入高岑。
观览消尘梦,赓歌畏鸟吟。
世途忘坎坷,精舍觅幽深。
绿见琅玕树,香闻薝卜林。
兴来缘涧曲,倦后坐溪浔。
次第思归路,酕醄欲散襟。
帽沾松下粉,衣挽棘梢针。
蓬岛何须问,桃源抵用寻。
良辰今不负,鬓雪任教侵。
天星夜落梁溪边,突兀恍若峰头莲。
白云不涌□□□,鬼魅惊怪仙人怜。
君家移植广庭内,神运不假秦王鞭。
重峦叠嶂忽幻出,胜景别是壶中天。
岩阿萧萧动灵籁,涧曲洒洒流清泉。
平波侧岸带林莽,小朵欲分仍接连。
郁林羿送笑畴昔,艮缶品题思往先。
塞上徒为猛虎踞,山中浪作群羊眠。
钩帘几度看不厌,六曲尽屏空自妍。
琅玕树长引丹凤,春阴远蔽高堂前。
石阑点笔赋新句,鲛人泪滴明珠圆。
眉山老儒真老仙,木作三峰峰伟然。
东吴西蜀或千里,今古古今相比肩。
翠云不飞上霄汉,无心笑傲为时贤。
碧桃花开倘一醉,酒醒又是三千年。
《翠云□假山名为华以□作》【明·徐庸】天星夜落梁溪边,突兀恍若峰头莲。白云不涌□□□,鬼魅惊怪仙人怜。君家移植广庭内,神运不假秦王鞭。重峦叠嶂忽幻出,胜景别是壶中天。岩阿萧萧动灵籁,涧曲洒洒流清泉。平波侧岸带林莽,小朵欲分仍接连。郁林羿送笑畴昔,艮缶品题思往先。塞上徒为猛虎踞,山中浪作群羊眠。钩帘几度看不厌,六曲尽屏空自妍。琅玕树长引丹凤,春阴远蔽高堂前。石阑点笔赋新句,鲛人泪滴明珠圆。眉山老儒真老仙,木作三峰峰伟然。东吴西蜀或千里,今古古今相比肩。翠云不飞上霄汉,无心笑傲为时贤。碧桃花开倘一醉,酒醒又是三千年。
https://shici.929r.com/shici/AMG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