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经霜古树,怕春寒、趁腊引青枝。
逗一点阳和,隔年信息,远报佳期。
凄葩未容易吐,但凝酥半面点胭脂。
山路相逢驻马,暗香微染征衣。
风前袅袅含情,虽不语、引长思。
似怨感芳姿,山高水远,折赠何迟。
分明为传驿使,寄一枝春色写新词。
寄语市桥官柳,此先占了芳菲。
饱经霜古树,怕春寒、趁腊引青枝。
逗一点阳和,隔年信息,远报佳期。
凄葩未容易吐,但凝酥半面点胭脂。
山路相逢驻马,暗香微染征衣。
风前袅袅含情,虽不语、引长思。
似怨感芳姿,山高水远,折赠何迟。
分明为传驿使,寄一枝春色写新词。
寄语市桥官柳,此先占了芳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起始两句“饱经霜古树,怕春寒、趁腊引青枝”,通过对老树在严冬之后依然担忧新春气温不足以促进枝条萌发的情形刻画,展现了大自然的生长力量和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逗一点阳和,隔年信息,远报佳期"则表达了随着太阳的温暖逐渐增加,传递出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光。
接下来的“凄葩未容易吐,但凝酥半面点胭脂”用对春日里花朵绽放不易和露珠在叶尖上闪耀的情景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细腻。"山路相逢驻马,暗香微染征衣"则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亲近的画面,诗人在山路中遇见美丽的花卉,花香附着在衣上,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留恋。
"风前袅袅含情,虽不语、引长思"通过春风轻拂带来的细腻情愫,以及即便无言也能唤起深远思念的意境,传递出诗人对春天的情感寄托。"似怨感芳姿,山高水远,折赠何迟"则以比喻的手法,将自然之美比作情人之态,表达了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与期待。
结尾两句“分明为传驿使,寄一枝春色写新词。寄语市桥官柳,此先占了芳菲”则以诗信作为媒介,将春天的消息通过快马送往远方,并特别指名某处美丽的官柳,表达了对春色的珍惜与传递之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形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期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情怀。
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
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龙虎谢鞭策,鹓鸾不司晨。
君看海上鹤,何似笼中鹑。
独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
虽将簪组狎,若与烟霞亲。
季父有英风,白眉超常伦。
一官即梦寐,脱屐归西秦。
窦公敞华筵,墨客尽来臻。
燕歌落胡雁,郢曲回阳春。
征马百度嘶,游车动行尘。
踌躇未忍去,恋此四座人。
饯离驻高驾,惜别空殷勤。
何时竹林下,更与步兵邻。
好把雄姿浑世尘,一场闲事莫因循。
荆轲只为闲言语,不与燕丹了得人。
昨夜云际宿,旦从西峰回。
不见林中僧,微雨潭上来。
诸峰皆青翠,秦岭独不开。
石鼓有时鸣,秦王安在哉。
东南云开处,突兀猕猴台。
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
喷壁四时雨,傍村终日雷。
北瞻长安道,日夕生尘埃。
若访张仲蔚,衡门满蒿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