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千载我知音,纵有冰弦不鼓琴。
闻说商于寻绮角,寂寥谁识古人心。
渊明千载我知音,纵有冰弦不鼓琴。
闻说商于寻绮角,寂寥谁识古人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深深敬仰与共鸣,认为自己是陶渊明在千年后的心灵知音。诗中提到“纵有冰弦不鼓琴”,形象地描绘了陶渊明淡泊名利、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即使内心充满琴瑟之音,也不愿外显,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纯粹。接着,“闻说商于寻绮角”一句,可能暗指诗人对于陶渊明隐居之地的向往和探寻,以及对那种远离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渴望。最后,“寂寥谁识古人心”则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与共鸣,感叹于世事变迁,能够真正理解古人内心世界的人已不多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代社会复杂、浮躁生活的反思与不满。诗中蕴含着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渴望,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汴都峨峨在平地,宋恃其德为金汤。
先帝始初有深意,不使子孙生怠荒。
万艘北来食京师,汴水遂作东南吭。
甲兵百万以为命,千里天下之腑肠。
人心爱惜此流水,不啻布帛与稻粱。
汉唐关中数百年,木牛可以腐太仓。
舟楫利今百于古,奈何益见府库疮。
天心正欲医造化,人间岂无针石良。
窟穴但去钱谷蠹,此水何必求桑羊。
雨洗三齐中伏月,乖龙连夜起云门。
溪声斗似银河落,惊断诗书一梦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