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全文
宋 / 曾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ǐwèiyuèshízhìshíliùyuèjiējiā
sòng / céng

niánniánsuìsuìwàngzhōngqiūsuìsuìniánniánchóu

liángyuèfēngguāngsānhǎolǎo怀huáibàoshēngxiū

míngshíliàngfèiyínquēchùyìngxiū

jīngluòchénmǎnrényǎnzhīnéngzhèjiāng

注释
年年岁岁:每年。
凉月:七月的异名。
明时:阐明天时的变化。
京洛:专用名词。
原意为“京城洛阳”,因洛阳从夏代开始频繁作为都城,历代多有沿用。
后特化为“都城”的意思,又未必指洛阳一城。
胡尘:胡地的尘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主要描绘了诗人每年中秋时节对月光的期盼和对人生感慨的抒发。首句“年年岁岁望中秋”表达了诗人对中秋节的深深期待,而“岁岁年年雾雨愁”则暗示了现实中的困扰与忧虑,使得赏月的心情蒙上一层愁绪。

接下来,“凉月风光三夜好”描绘了连续三夜月色的美好,然而“老夫怀抱一生休”又透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叹。诗人想象着在明君当政的时代,月亮的明亮或许需要银河之水洗净尘埃,而月亮的瑕疵则需要玉斧精心修补,寓言般的表达中寄寓了对清明政治的期盼。

最后两句“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诗人将视线从月色转向现实,感叹京城洛阳战乱尘土飞扬,与浙江的宁静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对国家局势的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为引,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欣赏,也流露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曾几

曾几
朝代:宋   字:吉甫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生辰:1085--1166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猜你喜欢

和姜景星·其一

瓦霜砖日合寒晴,最爱幽窗远市声。

懒去著书追管葛,闲来读易玩周程。

劳心未必能齐物,寡欲才堪论养生。

蓍久不神何用卜,了知身世遁而亨。

(0)

北园赏梅

梅花先受东君知,一晴开遍南北枝。

吴姬持杯劝客醉,已恨赏花三日迟。

主人惜花不惜酒,自摘一枝春在手。

大开笑口问东风,金谷几人曾白首。

(0)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九

乔木足秋声,红叶表秋色。

因之念湖山,恨不生羽翼。

形留神已驰,游倦交渐息。

西邻夜砧发,东邻晓机织。

我亦有敝庐,松菊暗荆棘。

北山百年墓,苔竹手所植。

今长尺若干,霜雪颇自力。

西风龙蛇蛰,暗雨山林黑。

东望会言归,免我长相忆。

(0)

雨馀

两两鸣鸠语画檐,雨馀芳草欲生烟。

瓮头酒熟常留客,象外诗成颇类仙。

扬子有才犹执戟,渊明无事合归田。

地偏时事人传少,收拾琴书且醉眠。

(0)

如上人归问浙中友信

何年驻锡下山中,既见匆匆又欲东。

燕去鸿来俱是客,云生月落不离空。

冷泉亭上参吟畅,飞雪岩前哭老同。

方外友朋询近况,为言已作木鸡翁。

(0)

再寄子野

霜力风威各逞强,老夫絮被不离床。

一贫已幸官将满,百计无如归最长。

别后交朋难得信,梦中文字不成章。

从来心似梅花白,莫入东风桃李场。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