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鸟为花唤未真,千声啼血染成春。
曾向六宫惊梦醒,至今愁杀浣花人。
似鸟为花唤未真,千声啼血染成春。
曾向六宫惊梦醒,至今愁杀浣花人。
这首诗以杜鹃花为题,描绘了杜鹃花在春天绽放时的美丽景象与它所蕴含的情感。诗人巧妙地将杜鹃花与杜鹃鸟的形象结合,通过“似鸟为花唤未真”一句,既展现了杜鹃花的形态之美,又暗示了杜鹃鸟的啼鸣之哀。杜鹃鸟的啼血化春,不仅赋予了杜鹃花以生命,更增添了其凄美之感。
“千声啼血染成春”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杜鹃鸟在春日里不停歇地啼叫,其声音如同鲜血滴落在春天的大地上,渲染出一种悲壮而又深情的氛围。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接下来,“曾向六宫惊梦醒”一句,可能暗指杜鹃花曾经在宫廷中引起过轰动,或是象征着某种历史事件或情感故事的发生,使得人们从沉睡中惊醒,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和自然的美丽。这不仅是对杜鹃花的赞美,也是对过往历史和情感记忆的回顾。
最后,“至今愁杀浣花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杜鹃花及其所承载的情感的深深感慨。这里的“浣花人”可能指的是那些欣赏、赞美或与杜鹃花有着深厚情感联系的人们,他们至今仍被杜鹃花的美丽与哀愁所触动,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愁绪。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情感之间深刻联系的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杜鹃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还蕴含了对历史、情感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春山时独往,榛秽旋芟斸。
飞泉蔽幽岩,杳蔼疏朝旭。
光垂白龙髯,鸣漱寒潭玉。
半壁生昼寒,阴草润秋绿。
穿藤出溪口,流沫萦山足。
莫遣吏人来,方歌白云曲。
大车高盖徐方来,天子双日延英开。
犀靴踏玉升东陛,从臣赐对论宫市。
谏官御史如指排,捧土未能障浊水。
大夫言斡天关回,黄门白望颜色死。
始时暴夺何纵横,有货昼日不敢行。
他时五方蛇当酒,谁道张郎临井口。
古郡见郎山,海云遮一半。
阳乌出沧波,光彩临砚桉。
小吏抱牍来,磨墨为点窜。
岂以岛屿人,百事皆漫漫。
朝廷通守任,不使守专断。
是恐缪其才,民劳乃生乱。
辛勤虽然多,鱼蟹莫知算。
夜月上蓬瀛,偷閒举杯看。
因行计较足,少别休兴叹。
安得采虚名,师道欲吾广。
虽然成术业,曾不计少长。
孔孟久已亡,富贵得亦傥。
后生不闻义,前辈惧为党。
退之昔独传,力振功不赏。
舌吻张洪钟,小大扣必响。
近世复泯灭,务觉多忽恍。
今子诚有志,方驾已屡枉。
自惭怀道浅,所得可下上。
正如种青松,而欲托朽壤。
典册皆可寻,圣言皆可仰。
幸无增我过,此语固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