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采虚名,师道欲吾广。
虽然成术业,曾不计少长。
孔孟久已亡,富贵得亦傥。
后生不闻义,前辈惧为党。
退之昔独传,力振功不赏。
舌吻张洪钟,小大扣必响。
近世复泯灭,务觉多忽恍。
今子诚有志,方驾已屡枉。
自惭怀道浅,所得可下上。
正如种青松,而欲托朽壤。
典册皆可寻,圣言皆可仰。
幸无增我过,此语固不爽。
安得采虚名,师道欲吾广。
虽然成术业,曾不计少长。
孔孟久已亡,富贵得亦傥。
后生不闻义,前辈惧为党。
退之昔独传,力振功不赏。
舌吻张洪钟,小大扣必响。
近世复泯灭,务觉多忽恍。
今子诚有志,方驾已屡枉。
自惭怀道浅,所得可下上。
正如种青松,而欲托朽壤。
典册皆可寻,圣言皆可仰。
幸无增我过,此语固不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刘敞秀才》,表达了对师道尊严与学术传承的感慨。诗人强调了真正的学问在于实践而非空洞的名声,批评了社会上重富贵轻道义的现象,认为孔子、孟子的教诲虽久远,但其精神不应被遗忘。诗人以韩愈为例,赞扬他敢于直言,不畏权贵,他的言论犹如洪钟,振聋发聩。然而,这样的精神在近世渐趋式微,令人忧虑。诗人鼓励年轻人要有志向,即使遭遇挫折也不应气馁,同时自谦自己学识尚浅,但仍希望能遵循圣贤之道,避免增加过错。最后,诗人希望对方能坚守真理,勿忘典籍中的智慧,这番话是实实在在的教诲。整首诗寓含深意,体现了梅尧臣对于学术传承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人物从来少,篱菊为谁黄。
去年今日,倚楼还是听行藏。
未觉霜风无赖,好在月华如水,心事楚天长。
讲论参洙泗,杯酒到虞唐。人未醉,歌宛转,兴悠扬。
太平胸次,笑他磊磈欲成狂。
且向武夷深处,坐对云烟开敛,逸思入微茫。
我欲为君寿,何许得新腔。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柱史,鏖兵不羡霍嫖姚。
浮生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