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其一》
《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忘归不觉鬓毛斑,好事乡人尚往还。

断岭不遮西望眼,送君直过楚王山。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送别之情,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开篇“忘归不觉鬓毛斑”,表明岁月匆匆,时光易逝,甚至连鬓角的白发都来不及察觉,形象地描绘出时间流逝与人生易老的主题。紧接着“好事乡人尚往还”则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美好事情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乡里人对张师厚赴殿试的关注和祝福。

“断岭不遮西望眼”,诗人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断岭”是指连绵不断的山峦,而“不遮西望眼”则意味着视线开阔,可以远眺,不受阻碍。这两句表明尽管朋友即将离别,但心中仍然保持着对他的关注和期待,希望他能够一路平安。

最后,“送君直过楚王山”,则是直接的送别之意。诗人希望张师厚能够顺利通过楚王山,这里不仅指的是地理上的一个地点,也象征着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考验。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活动的表达,传递出了送别时复杂的情绪。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桂枝香

芳春欲暮。正草长莺飞,落红如雨。

千里江南一色,佳期又误。

欢娱对此肠堪断,更何况、我愁无数。

从今只恐,浮萍万点,漂流还苦。浑不为、愁人少住。

且登山临水,送将归去。灯灺酒阑,莫向无情天诉。

场场这样轻离别,问良辰美景何趣。

纵然梦里,相逢能彀,也无凭据。

(0)

南乡子.己酉闰花朝

终夜不曾眠。雨打梨花月似烟。

一个花朝愁不了,偏偏。又把花朝逢闰年。

独自倚床前。何限心情锦瑟边。

已是今生缠缚苦,千千。莫再相逢兜率天。

(0)

卖花声

春草满池塘。春梦凄凉。章台垂柳水边杨。

旧是殷勤扶植处,刚几星霜。今日比蜂狂。

飞过东墙。温柔何处可为乡。

早悟回头皆是幻,断甚心肠。

(0)

长亭怨.为俞廙仙题卧游图

记曾探、山阴春晓。思发花前,兴先云到。

王谢风流,远情都说宦游好。

玉骢珠舫,刚一洗、酸寒稿。

况鹤畔琴边,自指点、年时游钓。吟啸。

正汾阴听雁,又是洞庭秋早。

渔蓑豸绣,总不负、江山文藻。

更到处、胜侣高朋,闲添入奚囊诗料。

但展卷看题,空想图中三妙。

(0)

宴清都.和卢浦江

春梦无拘管。人去后,粉墙花影撩乱。

分明月在,阑干倚处,佩香犹暖。荼蘼似肯相伴。

奈夏雨、池台绿换。

只刺藤、曾罥罗裙,横斜占了西苑。

窗前帕印脂冰,床偎簟汗,娇笑如见。

重帘暂护,芳尘莫扫,一方空院。良缘若道真断。

怎犹得、欢情在眼。耐思量、惟有闲愁,依依傍晚。

(0)

忆江南·其八

渔家乐,风水好相逢。

罗略断流分荇霁,蓑衣冒雪钓芦中。谋饮忆郫筒。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